不妨做三方面推演 :
NA市场的华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伙伴+华为”体系在大部分NA市场,将形成更紧密的战斗队形,将聚合伙伴形成“咨询-拓展-方案-交付-运营”的能力闭环;
商业市场的华为,将继续坚持“以集成商为中心”,将持续降低伙伴的交易成本。其还将继续发展以集成商为代表的新伙伴,继续对市场进行细分,而且主打“合作伙伴需要什么,华为就提供什么”;
分销市场的华为,已轻装上阵。而随着110多款新品的上市,随着“万+华为坤灵经验计划”的执行,华为将形成更有区隔,种类更为齐全的分销产品线,将建立更下沉,更扁平分销体系,建立国内规模最大的分销体系。
做好“+华为”看来,华为又已补充弹药。
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4,华为中国政企业务的总裁吴辉特别转述了“伙伴声音”:“合作,不仅仅是买卖。我们最需要的是能力,希望华为把能力开放给我们,希望双方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希望最终实现共同成长。”
虽然这样的声音,并不能代表伙伴的全部诉求,但华为还是听懂了其中的核心——开放、紧密、成长。这也就构成了华为中国政企的业务主线,“围绕四梁六柱,沿着三个赛道,落实六个升级,强健开放、紧密、成长的“伙伴+华为”体系。”
其实,早在2022年,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就提出“一个深耕、两个扩张”,即深耕NA市场,扩张商业市场和分销市场,2023年,华为又明确将上述市场,定义为平行的三个赛道,并围绕“四梁六柱”,即秩序、规则、激励、平台,以及“研、营、供、销、服、管”,构建“伙伴+华为”体系。
现在看来,“研、营、供、销、服、管”正是“伙伴+华为”体系中的那个“+”号。华为希望以此不断靠近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每往前走一步,背后都将得到华为在此几个方面的能力匹配。
市场在哪里?接下来的华为,很自然地锁定了发力点,其看重的方向是“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可持续化”将带动政企市场快速增长。而落实于华为政企的业务主线,即是市场在哪里,需求变化在哪里,“伙伴+华为”体系就会推进到在哪里,就会随需而变。
01 首先是NA市场
NA市场最考验“伙伴+华为”体系的综合能力。根据预测,未来三年NA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这其中既有行业集采、智算中心等大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有银行分布式核心系统上线等攻坚项目,还有数字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即数字化转型深水区中的应用创新项目。
针对此变化,华为的思路是改变战斗队形。例如,银行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上线,是基于企业战略,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大事。此时用户需要的不仅是“数字底座”,而是咨询服务商要首先吃透企业的业务战略。华为的能力组合也正因此而变,其将联合咨询服务伙伴、解决方案伙伴,共同将用户的业务架构“翻译”成技术架构,进一步为用户提供超出数字技术解决方案的端到端服务。
02 再来看商业市场
根据预测,未来三年商业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6%。而且,万不要用老眼光,看待现在的商业市场。所谓“碎银满地”等形容词,都已经过时。商业市场正在不断的细分再细分。例如,文化、创意、时尚等产业已成为独立行业;再例如,商业市场正聚集在产业链周围,而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牵一发而动全身。
针对此变化,华为成立“中国政企商业市场合作伙伴咨询委员会”,并主打三张牌:打造适销产品,保障稳定供货,支持伙伴实现“5自主”。更进一步,在“研、营、供、销、服、管”等方面,华为也将全面配合伙伴需求。
03 最后是分销市场
根据预测,未来三年ICT分销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市场规模不小最小,而且增长率极快。其中的变化是,分销产品线出现了极大的丰富,分销商也更愿意成为“网红”,通过直播带货,通过短视频发展下游工程商。
针对此变化,华为成立了一支线下团队(属地化分销团队),建立了一个线上平台(华为坤灵APP&官网)的支持。同时,华为还将开放三项能力(与分销商对接流程、向分销商开放工具、构建专属赋能体系),提供了5项能力支持(产品支持、营销支持、团队支持、供应链支持、服务支持)。
一次完成“六个升级”更进一步。
华为的思路也已经相当明确:“伙伴+华为”体系在哪里,华为的弹药就跟进到哪里。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4期间,“伙伴+华为”体系端到端地完成了“六个升级”——产品和方案升级、服务升级、合作升级、政策升级、赋能升级、平台升级。
此“六个升级”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01 合作升级
首先是“合作升级”——发展行业数智化“联盟级伙伴”。在此之前,“华为+ISV”模式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破冰之旅,但现在的企业,希望咨询服务商能将自身的业务战略,拆解为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并进一步对齐底层数字基础设施架构。同时,在智慧城市、智算中心等领域,用户还需要有运营服务商参与。
华为就瞄准此变化,推动“联盟级伙伴”作战模式。尤其在卓战核NA市场,华为将建立专属通道,实现产销协同。“伙伴+华为”也将形成全新能力组合,将形成“咨询-拓展-方案-交付-运营”的能力闭环。
02 政策升级 + 平台升级
与此匹配。华为还完成了“政策升级”和“平台升级”。此两项升级可以结合理解。“政策升级”的核心是推进一政一规“孪生计划”,即“外政”和“内规”应配套统一,不能两张皮。对此,吴辉说:“管不好华为自己,就无法推进政策落地。华为所有对外执行的合作政策规则、伙伴权益、秩序保障,内部都要建立与之匹配的相应的制度和流程。”
而支撑“政策升级”的则是“平台升级”。这其中既包括云上OpenLab、eGTM等工具类平台,也包括各类商务平台。也就是说,在信息化时代,科技企业也想做到项目报备透明、产品供应可视化,但苦于没有数字平台支撑,还能完全排除商务流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华为则是通过“政策升级”和“平台升级”,是所有对外执行合作政策规则,都固化于平台,这无疑于完成一次渠道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除此之外。
03 产品和方案升级
华为还将推进“产品和方案升级”。2024年,华为将打造400+产品和解决方案,联合伙伴支持客户数智化升级;继续推进“赋能升级”,完成伙伴能力画像,支持精准赋能;继续推进“服务升级”,打造联合服务方案,扩大“满天星计划”覆盖范围,发展服务产业联盟。
或者也可如此理解,能听的见炮声的“伙伴+华为”体系,正在获得更多弹药补充。而这就如吴辉最后所说:“开放才能海纳百川,紧密方能和衷共济。强健‘伙伴+华为’体系,才能让数智世界、一触即达。”
刘Z0u
继续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