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技术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新生儿室开展脐静脉置管术为早产宝宝搭建生命通道

玉平健见 2024-02-25 02:21:55

近日,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新生儿室成功为一名早产低体重儿进行了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打开生命通道。该项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救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脐静脉置管术助小早产低体重出生儿度过生命难关

新年伊始,市五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又迎来了一名小早产低体重出生儿。刚刚出生的他,进食困难、反复呕吐、出现喂养不耐受。

面对胎龄小、体重低、病情危重的小宝宝,救治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静脉通道问题。

小早产儿宝宝身体微弱,皮肤娇嫩,血管既细又脆弱,为外周静脉用药增加了很大困难。

儿科主任王成秀带领医生团队与许玲玲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一起研判病情,当即决定为患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术。

在征得家长同意后,由副主任医师王智惠带领护师李菊在新生儿治疗小组人员配合下,严格按照脐静脉置管术操作流程实施每部操作,经过仔细测量、精准的定位,调整导管方向,每一步都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经过医护配合,当看到像绣花针一样细的导管植入脐血管回抽见血那一刻,全体医护人员才松了口气。

本次脐静脉置管术是2024年来,市五院新生儿室实施的第3例脐静脉置管术,是在成功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基础上,又成功开展了对低体重儿早期阶段应用更具优势的脐静脉置管术(UVC),此项技术的开展,大大提高危重新生儿及28周-34周小早产的救治成活率,使医院及南岸区新生儿的救治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知识链接

脐静脉置管术是什么?

脐静脉置管术是将导管通过脐静脉直接植入下腔静脉,用于输注高浓度、高渗性药物,有效保留时间可达两周,为患儿建立一条安全、有效、通往生命的绿色通道。此项技术能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引起静脉炎,且在危重症患儿救治过程中能及时给予抢救用药,可视为抢救生命线。

科室简介

儿科是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儿童哮喘特色专科、南岸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南岸区儿科质控中心。创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依托综合医院多学科协助的优势,现已发展成基础扎实、梯队健全、技术力量雄厚,以儿童及新生儿临床医疗为中心,集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综合学科。科室独立设置门诊、急诊、普儿病区、新生儿病区。开放床位75张,新生儿床位为10张,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床位为6张。年门诊量4-6万,住院病人2000-2500人次,业务覆盖江南片区。

人才队伍

儿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医疗团队,现有医护人员37人,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7名,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8名。重庆市区县学科带头人 1人;重庆市头雁人才1人。

学科建设

学科涵盖新生儿呼吸、儿童神经行为评估及康复、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儿童哮喘、儿童保健及康复、NICU亚专业PICU亚专业等各类亚专科,并不断发展成熟。在科主任王成秀的带领下,儿科人大胆探索钻研,不断把新技术、新项目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设备配置

拥有多功能呼吸机、儿童肺功能仪、全自动脑功能仪、血气分析仪、呼出气一氧化氮分析仪、儿童听力筛查仪、长颈鹿抚育箱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主要技术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规范化、个性化治疗;

过敏性疾病的筛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

儿童内分泌疾病(儿童矮身材、性早熟、甲亢、糖尿病等)诊断及规范化、个性化治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的抢救治疗;

儿童免疫性疾病的诊治;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及治疗;

江南片区儿童疾病救治网络;

儿童神经行为评估及脑瘫康复、神经行为异常早期干预;

儿科拥有一支技术力量强,专业技能娴熟的护理队伍。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开展整体护理和星级护理服务。

编辑:宗露

0 阅读:3

玉平健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