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公之祸,以老不知止耳

另类评说 2024-12-12 11:42:47

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坛的领军人物欧阳修,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其仕宦生活第一次高光时刻出现了:他因为枢密使王曙的举荐,进入了朝廷掌管图书、编修国史之官署的馆阁工作。而在这之前,他高中进士之后,有一段时间在西京(洛阳)留守钱惟演的手下担任推官(负责司法方面工作的官员)。那时候的欧阳修还十分年轻,加之上司钱惟演的宽容与厚待,他跟同僚经常游宴,并且毫无节制。

为什么枢密使王曙会举荐欧阳修?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当时,钱惟演即将离开西京留守的位置,接替他的人是王曙。王曙在了解到欧阳修们“游饮无节”一类的情况之后,对后者屡加劝诫。一次他非常严肃地对欧阳修等人说:“诸君知寇莱公(寇准,因被封爵莱国公,故名)晚年之祸乎?正以纵酒过度耳。”其他人听了这话之后唯唯诺诺,只有欧阳修起座说:“寇公之祸,以老不知止耳!”——拿这话影射王曙。王曙听了之后,默不作声,始终没有发怒。而在他担任枢密使之后,首先就举荐了欧阳修。(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史》)

作为新上任的西京留守,也是欧阳修的顶头上司的王曙,批评欧阳修纵酒无度错了吗?当然没有。也不仅没有,而且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作为前辈之人的他,对于晚辈的关心与呵护。而他拿寇准——他的岳父寇准说事,虽然未必合适——寇准之所以从宰相位置上被一贬再贬,外放到蛮荒之地担任不起眼的地方官,主要原因真的不是因为他纵酒,而是因为他密奏请以太子(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监国,得罪了还不想还政的刘皇后。然而,王曙的一片苦心还是谁都能够看出的:为官之人,岂能天天酒气熏天、浑浑噩噩?

那时候的欧阳修显而易见的是,对于王曙的苦心未必能够理解,同时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他居然拿王曙当时已经年事已高,但却还没有按照惯例请求“致仕”(退休),依然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说事儿了:寇准当年遭遇官场滑铁卢,大概是60多一些,年龄确实有些大,但还没到官方给定的“致仕”的年龄——70周岁。然而,对于你王曙来说,都已经70开外了,依然在坚守工作岗位,你这样做,不是“老不知止”又是什么?而这样的表述的尖刻或者说犀利同样是毋庸置疑的,假如换了一个,即便是不会当场发作,但因此老大不快,耿耿于怀是有可能的,更别提日后向有关方面举荐你了!

王曙无疑有别于一般人。欧阳修的对答,有些伤人,但也有他的道理。而王曙之所以能够不计前嫌向朝廷举荐他,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可能因为他很惜才,不愿让欧阳修这样的人才被埋没,以及对他为人与个性十分欣赏;另一方面也因为他自身的大度与气量,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因此,公众对于王曙予以了高度评价——《续资治通鉴•宋史》中的“议者贤之”一句,就反映了公众对他举荐欧阳修的高度赞赏。而今天的我们当然也应该感谢王曙,因为没有他的举荐就没有后来文学方面的成就那么突出的欧阳修了——至少,中国文学史上可能没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0 阅读:1

另类评说

简介:评说体育、娱乐、历史、社会,与公众分享思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