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98年中央部委裁撤、改组之前,其实很多部门都有自己的直属高校。相比教育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水电部、铁道部等拥有众多全国知名高校不同,财政部的直属高校相对来说影响力小一点。

财政部
有一个现象也佐证了这一点,那就是八九十年代百余所全国重点大学中,找不到财政部直属高校的身影。这可能与当时社会经济建设所处的阶段有关系,等到了国家实施“211工程”战略时期,原财政部高校就有3所成了211高校。
本期盘点原财政部直属高校的“前世今生”,看看如今都身处何方,发展如何。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简称上财或上海财大,曾经是财政部第一高校。
目前,上海财大是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三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先后入选“211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1921年 上海商科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商科,1921年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
1985年,上海财经学院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尽管办学历史悠久,且位于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但上海财经大学在1997年之前都不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从未入选过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直到“211工程”开始,恰逢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各种各样财政金融领域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下,上海财大在1997年12月顺利正式成为211高校。
上海财经大学也是财政部唯一一所211高校,2000年,上海财经大学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

现在的上海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财政学、会计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培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获评A(全国2%-5%),统计学A-(全国5%-10%),理论经济学 B+(全国10%-20%)。
2024版软科大学排行榜上,上海财经大学位列全国第35位,财经类高校第1。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简称中央财大、中财大,位于北京市,也曾是财政部直属高校,按当时的实力和地位,排在上海财大之后。
2000年,中央财经大学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成为了教育部直属高校,也为日后成为211高校铺平了道路。

中央财大 校园
中央财大创建于1949年,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于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的原始办学基础来源于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四所大学的经济系,可谓底蕴深厚且强劲。

时名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虽然校名听起来霸气,但它却不是财政部直属高校的“一哥”,在1996-1997年那会,财政部的211名额最终是给了上海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直到2005年才正式成为211高校,当时它已是教育部直属高校。
如今的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三方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高校,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的高校 。

中央财经大学
它的应用经济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此外,它还拥有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 税务学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它的应用经济学是A+(全国前2%或前2名),工商管理A-,理论经济学和统计学B+。
2024版软科大学排行榜上,中央财经大学位列全国第44位,财经类高校第2。
中南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大学的办学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中原大学。
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时期,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为主体,整合了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财经学科的师资力量和图书资料合并组建了中南财经学院。

在此后的发展中,可谓一路坎坷,几经周折于1978年改名为湖北财经学院,1985年又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
在成立之初,中南财经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特殊时期又称为湖北省属高校,1979年,又改由财政部直属,也从此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邓总设计师亲笔题校名
2000年,原财政部直属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司法部直属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5年,中南大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正式批准进入“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成了211高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官方简称是中南大,但很多人尤其是湖北人,还是习惯用中南财大或财大来称呼,由此也可以知道中南财经大学曾经在湖北的影响力。
中南大是教育部直属,财政部和湖北省参与共建的重点大学,211高校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财经类的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此外还有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等财经类国家级特色专业。
2024版软科大学排行榜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列全国第71位,财经类高校第5。
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存在的时间并不算长,它成立于1983年,是在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基础上创建的。到了1998年,就整体并入了中央财经大学。
作为财政部直属高校之一,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较小,毕竟只存在了十余年。

已并入中央财经大学
以上四所财政部原直属高校,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最后都成了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入选了“211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除了以上四所转划到教育部的原财政部直属高校外,还有另外3所则被下放到地方,成了省属高校,分别是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山东财政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1980年,江西财经学院成为财政部部属高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江西财大从财政部下放至地方,成为江西省主管高校。
2012年,江西财经大学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三方共建高校。

江西财经学院 老照片
1958年,江西财政经济学院在江西成立,目的是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有贸易经济、财政信贷和计划统计等本科专业。
从成立之日起,江西财经大学都是江西省内最好的大学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仅次于南昌大学的江西第二高校。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大的产业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它的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财政学等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评A-等级(全国前10%),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20%)。
2024版软科大学排行榜上,江西财经大学位列全国第125位,财经类高校第7。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创建于1952年,原名东北财经学院,位于沈阳,是由东北地区的5所财经高校及东北人民大学财经系科逐步合并而成。后来也曾短暂并入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主体迁往大连,与辽宁商学院合并组建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1979年,辽宁财经学院划归财政部,2000年又被下放到辽宁省,成为地方性高校。
目前,东北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三方共建高校,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东北财大的产业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数字经济学是重点培育学科。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税务等9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东北财经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获得A(全国2%-5%),统计学和工商管理获评A--等级(全国5%-10%)。
2024版软科大学排行榜上,东北财经大学位列全国第99位,财经类高校第6。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正式成立于2012年,由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严格来说,山东财经大学从来不是财政部直属高校,只有原山东财政学院曾是财政部主管。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财政学院成立于1986年,由财政部与山东省共同创办,建校初期实行部、省共建,以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2000年后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山东为主的管理体制。
山东经济学院历史更为悠久,经历也更为坎坷,实力更强,但不是财政部部属高校。

山东财经大学 校园
如今的山东财经大学是山东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山东省、财政部、教育部共建高校。
它的财政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经济学、金融学等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获评B+(全国10%~20%)。
2024版软科大学排行榜上,山东财经大学位列全国第180位,财经类高校第13。

山东财经大学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原财政部直属的7所本科高校,4所划到了教育部,3所成为省属高校;3所成为211高校,3所成为省属重点高校;2所被合并,5所要么独立发展,要么是合并主体。
现在这7所高校也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由所在地政府、教育部、财政部三方共建。

关于原财政部直属高校的“前世今生”,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您来分享、交流。
关注我,一起了解更多高校、高考和教育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