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顽疾久治不愈,其实是因为胃中寒热错杂、气机逆乱。底部虚寒凝结,上部燥热灼烧,这种态我们的胃在寒热夹击中反复受损。医圣张仲景早在《伤寒论》中便创半夏泻心汤,以“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之法,将紊乱的胃气重新归位。

此方以姜半夏为枢纽,既能疏通胃中滞气,又如交通警察般引导寒热各归其位——黄芩、黄连浇熄胃中浮火;干姜、人参驱散中焦虚寒。炙甘草与大枣则既防苦寒伤胃,又缓辛热燥烈。对于常年胃冷却口苦、胃胀伴随灼痛的患者,这种寒热并调的思路,正是打破“胃越寒越痛、越痛越热”恶性循环的关键。

如果见胃痛如针刺、溃疡久不愈合,可添三七粉化瘀生新,其止血生肌之效如同为破损的胃黏膜织就保护网;若反酸烧心明显,加入蒲公英则像给灼热的胃壁敷上一层清凉药膜。

如此以来,让该升的清气上输心肺,该降的浊气下传肠腑,中焦气机一旦如车轮般转动起来,多年的胃病坚冰自会悄然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