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生死战:以八千对十万,李光弼赢下安史之乱中最不可思议一仗

梦竹谈历史文化 2024-12-24 09:17:14

史思明十万大军围了太原足足五十天,结果灰溜溜地撤了,还赔进去七万人,这仗打得,真够丢人的!

大唐至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57年,安史之乱正打得不可开交。叛军已经攻陷了洛阳和长安,唐玄宗跑蜀地避难,太子李亨在灵州登基当了皇帝,史称肃宗。

眼看唐朝都快被打没了,安禄山却突然被自己儿子安庆绪捅死了,叛军随即陷入内乱。安庆绪继位后,发现北部河东地区的太原还在唐军手里,这地方像根刺一样扎在叛军后背上。

于是十万大军围住太原,史思明志在必得。结果,他碰上了李光弼,一个能把小兵玩成“泥巴特种部队”的狠角色。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史思明低估了李光弼的脑子,十万人被八千人玩得团团转

史思明当时带了十万人,李光弼手里只有八千人,而且杂牌居多。按理说,这仗史思明稳赢。

史思明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根本看不懂李光弼这个人有多阴险。为了守住太原,李光弼竟然挖地道、烧土砖,还在城外摆出一副“我们要投降啦”的样子,结果叛军上千人被活埋在地坑里。

史思明不是打不过,而是压根没想到自己面对的是个“工兵头子”。这场仗,从头到尾就是智商碾压。

2. 太原城没那么容易打下来,史思明兵力再多也是白搭

太原城是个什么地方?当时是唐朝的北都,城墙高十五米,周长四十里,你要是没带攻城器械,光靠人命往上堆,根本别想拿下。而史思明偏偏就没带够装备,他手下的士兵只能用云梯往上爬,结果被李光弼的滚木巨石砸得毫无还手之力。

更离谱的是,叛军好不容易挖了个地道,想偷袭城内,结果李光弼早就算到了,直接反挖地道,把人一网打尽。兵多能顶什么用?装备差了,士兵再多也只能当炮灰。

3. 安史叛军内部乱成一锅粥,史思明不得不撤

就在史思明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洛阳传来了一个坏消息: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给捅死了!新上台的安庆绪怕史思明手握重兵威胁自己的地位,赶紧给他封了个“妫川郡王”,然后下令他立刻回防范阳。这一招既是监视,也是削权,史思明不敢不听,只能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撤走。

说白了,这场仗史思明不是不想打,而是后院起火,连家底都快没了,才不得不退兵。

如果说太原保卫战是场经典战役,那李光弼就是个典型的“以弱胜强”代言人;而史思明呢?十万人被打到撤退,史书里还得写他“奉命回防”,真是输得体面又狼狈。

2 阅读:45
梦竹谈历史文化

梦竹谈历史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