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官场上有“汉人地方官最高为布按”的说法,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未必准确,整个乾隆朝,汉臣督抚多少还是有一些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汉人督抚的总体数量很少,不到旗人的三分之一。而且总督这个级别,更是不到四分之一。
清代皇帝向来把“满汉一家”挂在嘴上,可世人都知道,越是这么喊越显得满汉不是一家。在各省总督的任命上,更是体现了重满抑汉的这一基本原则。
在皇帝看来,大学士、军机大臣,以及各部尚书都舍得给汉臣,唯独总督一职不敢轻易授予汉人,大致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各省总督含金量比尚书要高明代发明总督的时候,其本意是让京官到特地的区域统筹一个或数个省的军务,尽管清代将总督一职地方化,但总督偏向军事的这个基本职能始终没有变。
我们知道,清代京城各部院衙门实行的是满汉双轨制,堂官既设满又设汉。也就说是,从体制的层面而言,清代最高统治者并没有剥夺汉人升任各部尚书的权利。
从品级来看,各部尚书自雍正以后被统一定位从一品,这个从一品是实打实的,没有半点水分。
各省总督例由兵部尚书的兼衔,名义上看也是从一品的。不过在官方文献中,比如《大清会典》中,依然把总督的品级视为正二品,即原品为正二品。
清代的加衔很有讲究,通常我们认为总督加了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以后,就有了节制辖区文武和监督百官的权力。
事实上,总督并非都加兵部尚书衔,关键取决于总督之前的官职。比如以在京尚书出任总督,那么肯定是加兵部尚书衔的;如果是在京的侍郎以及各省巡抚升任总督的,那么就要请旨,至于是否加尚书衔要看皇帝的意思。但自道光以后,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基本形成定制。
有一个误区是需要指出的,总督不管加不加兵部尚书衔,和他实际的权力并无多大影响,仍旧可以节制辖区绿营以及监督百官。
说白了,给总督加尚书衔只是一种荣誉性的做法,这一点与大学士加太傅、太保是同一个道理。
既然总督比尚书地位略低,那么为何到了汉人这里,反而是总督的含金量更高了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汉臣如果在京为各部尚书,除了以大学士管部,或是资历威望很高的以外,基本上都是满尚书的陪衬,手里头的实权少得可怜,无非就是凑数而已。
总督就不同了,因为清代官制中地方官并不实行满汉双轨制,总督一职非满(统指旗人)即汉。
总督的事权极大,军政、民政、司法以及外交等领域几乎无所不包,皇帝在授予总督时极为慎重,尤其是乾隆皇帝,向来对汉臣有成见,认为他们靠不住。
乾隆中期最极限的情况下,全国八个总督清一色是满员,十五个巡抚汉人也仅占五席,所以汉臣私底下就发牢骚,说汉人到了地方以后,能做到布政使、按察使已经是天花板了。
其二、总督的实权大过尚书六部尚书在皇帝眼皮底下,所管理的也仅限于本部事务,他们不像大学士、军机大臣那样有最高决策权。皇帝和军机大臣们拿了主意后,由各部去具体执行。这样一来,尚书自然难有作为。
不仅如此,像户部、刑部两个衙门,由于涉及钱粮、刑名两项最重大的事务,此二部非但不容易出成绩,还经常因办差不合上意而受到各种处罚。特别是刑部尚书,任上如果不落下几个处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总督主管一省或数省军政事务,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只要不出现钱粮亏空、辖区内百姓不造反,那就属于政绩突出。
如果要是遇到突发情况,比如水旱自然灾害时赈济得当,或是国家用兵协调有功,那么就属于政绩十分突出者,遇到这些情况,皇帝都会下旨褒奖,赐上一个太子太保或是加上一个大学士衔。
总的来说,总督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调到京师任职的,这是因为总督和尚书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这么认为,皇帝提拔官员当尚书不难,而要培养一个得力的总督,则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
其三、汉人担任总督多少有顾虑有清一代,没有出现过地方督抚造反的情况,这与清代皇帝约束地方督抚不无关系。
根子还是出在重满抑汉上,因为总督多为满员,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说什么也不会拉起队伍造皇帝的反,因为他们的身份就是旗人,总不至于自己造自己的反吧。
而让汉人大范围担任总督显然是不放心的,毕竟大清朝是满人建立的政权,自古以来在汉人心中都认为少数民族都不适合做中原的主人,并且清代的皇帝也不怎么自信,对人口众多的汉民族心存敬畏。
如果八个总督中,大部分都是汉人,那么就会存在隐患,中央威望很高的时候倒是不担心,可一旦国家遇到重大突发情况时就很难说了,皇帝不敢保证这些汉人总督们没有异心。
有一个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国藩收复武昌后,咸丰皇帝很高兴,下旨让他署理湖北巡抚。
不料朝中有位军机大臣说,曾国藩不过是一个在籍侍郎,他凭借湘军就可以收复武昌,如果让他担任实权的巡抚,岂不是比太平军更具威胁。
咸丰马上就被警醒了,很快下旨夺了曾国藩的巡抚头衔。咸丰十年的时候,朝廷到了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授予曾国藩两江总督一职。
当然,总督比尚书含金量高的说法仅限于汉人,并不适用于满人,各位读者不可错误理会御史的意思。
谈谈
总督管一方疆域,位高权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