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私信留下一个问题,说清代的巡抚类似现在的省委书记,布政使、按察使相当于分管经济、司法的副省长,知府相当于市委书记。唯一不解的是,比知府略高的道员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别说,这还真是个问题。御史在各大平台的文章中,也经常见到很多作者撰文,认为道员属于正厅级干部。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清代各道的分类和定位清入关后沿袭明制,在全国各省设立道员。但是道这一岗位比较复杂,通常来说分为三类,即分守道、分巡道、专职道。
专职道的种类也有很多,如粮储、驿传、水利、提学、盐法、清军、屯田、茶马等。通俗地理解,专职道只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不涉及地方全面性行政事务管理。
专职道各省无定员,视需要而定,因时而裁革。专职道的性质其实和现在的“厅”是一样的,粮储道就是粮食厅厅长,驿传道就是交通厅厅长,提学道就是教育厅厅长,等等。
不好对比的是分守道、分巡道。明代时,为了更好地沟通和管理省与府之间的行政事务,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两个衙门,派出得力之人监督各府工作,这类官就称道,其性质属于省级特派员。
所谓的分守道是由布政使司派出的驻守某一地方的道员;所谓分巡道是按察使司派出巡察某一地方的道员。
守巡道的品级一直是不固定的,他们或兼布政使司左右参政、参议,或兼按察使司副使、佥事衔,分别为三、四、五品。
顺治末年,将布政使参议、参政省去“左右”衔,只称参议、参政,但对于道员的品级仍遵循明代之制,没有形成固定的官品。
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很多麻烦。按照定制,道员属于省级单位派出的专员,名义上是要高于各府知府的。但问题是,乾隆以前知府的品级为正四品,比兼佥事衔的道员高两级,与兼参议衔的道员平级。
品级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道员的品级与知府持平或低于知府,这显然不符合道员的定位。事实上,清初时期,道员事权虽重,却因品级不高而受到轻视,下辖的各府知府对其发出的指令也是阳奉阴违。
乾隆十八年,乾隆皇帝下了一道重要的谕旨:
各省道员,例以布政使司参政、参议,按察使司副使、佥事等衔,分别兼带。但道员职司巡守,以整饬吏治,弹压地方为任,且知府以下悉其统辖,兼参议、佥事衔者,阶秩反卑,其何以表率,此皆旧例相沿,宜为变通。嗣后直省守巡各道,着俱为正四品,知府降为从四品。
乾隆这道上谕从法律形式上,明确了道员与知府的隶属关系,此后道员才真正成为知府的上级。
各省道员的调整顺治年间守巡道的职责主要是监察辖区内文武官员、剿灭盗贼、操练兵马、督催粮饷、修浚城池等。
当时道员还下辖有“道标”(直属部队),是绿营的组成部分。道标一般设有中军守备一员,标兵数量各省不同,以一百名者居多,也有二三百名的。道标的主要职责是守城,其次是维护辖区内的治安。
由于国家财政困难,从顺治六年开始裁撤那些控制稳定区域的守巡道员。康熙元年至四年,各省共有五十多个道员被裁撤,同时随着新省制的形成,为废道做好了技术层面的准备。
康熙六年,全国共裁108道,占当时全国所有道缺的十分之七,保留的道缺仅有40员。由此,全国有十个省区不设守巡道,只保留了少数专职道。
三藩之乱爆发后,各省又设立守巡道,但增加的数量很少。雍正年间,各省才普遍增设守巡道,至乾隆年间在数量上趋于稳定。
守巡道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自乾隆十八年以后,朝廷已经明确了道员与知府的上下级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将守巡道定义为“正厅级”干部。
既然道员要高于正厅级,那么就应该是副部级干部了?显然这个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从清代的地方官制中可以了解到,总督、巡抚属于正部级,布政使类似于分管经济领域的副省长,甚至可以说是常务副省长;按察使是分管司法、交通的副省长,也就是说布、按二司都属于副部级。
这么一对比就清楚了,道员的级别介于正厅级与副部级之间,所以在现有的行政体制中,我们无法定义道员的级别。
不过如果再往前追溯到新中国解放后不久,即1954年左右,国家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各省政府在必要时可以上报经批准,可以在各地区设立行政公署,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关,督促、监察、指导所属市、县、自治区的工作。
行政公署的最高领导称为行政专员或副专员,这个性质就和明清时期的道员很类似。看过《平凡的世界》读者应该都知道,田福军担任的黄原行政公署专员,就是正宗的“陕西黄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