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跃邮箱|410514053@qq.com
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被卷得举步维艰,看似一片欣欣向荣的纯电动汽车产业,似乎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一边是比亚迪和它所在的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暴增,一大批新能源车企竞相推出更加续航更长、更加智能且价格更低的新能源车产品;一边是全球知名的苹果公司放弃了持续10年的电动车项目,汽车发明者奔驰在残酷的现实(新能源车销量占比降低、市场需求不足)面前,也不得不延后其电气化转型战略。
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状态和心态,开始让更多的车企和品牌重新思考一个最基础的问题,那就是在当下大力纯电动汽车到底是一门好生意,还是一个蠢主意。
2月28日,外媒爆出了一条重磅消息:美国苹果公司决定放弃电动车造车项目。而这一重大决定是在近日由苹果首席运营官Jeff Williams和负责造车项目的副总裁Kevin Lynch共同宣布的。 原因是,苹果公司高层并不能确定,此前拟定价10万美元(约72万人民币)的苹果电动车,能否像其他产品一样为公司带来高额利润,所以不想再延续这个「每年花费数亿美金」且可能不会有结果的项目。
而在此前的2月22日,德国的梅赛德斯-奔驰也对外宣布,其在2021年公布的2025年实现电动化车辆销量占其总销量50%的目标,将会推迟五年至2030年,接下来几年,奔驰仍将继续改进内燃机车型。奔驰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奔驰电动汽车的需求度远低于预期。
一个是内燃机车的翘楚,一个是科技公司的金字塔尖,奔驰和苹果此番前后脚给纯电动汽车「泼凉水」,毫无疑问也给全球新能源汽车业带来了极大的震动。虽然在过去的十余年,以美国特斯拉拉动的纯电动汽车引领的新潮流已经被全球所认可,但针对于不同的区域市场和不同的车企发展现实,如何找寻到「更适合自己的路」,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关键。
于此相反的是,在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中国有个成语叫「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大意是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非常美好和适宜的,但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却是完全相反的,甚至是致命的伤害。这个成语,似乎可以解释为何在当下的纯电动汽车领域,会出现如此既然相反的发展状态。
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正在逐年攀升。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与之相应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渗透率达到了35.7%,提升了8.1个百分点。比亚迪总裁王传福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单月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0%。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也预测,全年市场渗透率达到50%的时间节点,可能会是在2026年。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在紧锣密鼓的推出更多的新产品,并通过降价来进一步提升市场渗透率。就在近期,比亚迪就依托秦PLUS等荣耀版车型,掀起798引领的价格战,希望据此抢占更多的市场,随后不少自主品牌跟进降价。
在2023年全年销量超过300万辆的基础上,今年的比亚迪还将带来仰望U6、U9,方程豹8、方程豹3、元UP、王朝网MPV等众多新车型,以实现更大的销量规模和更高的利润率。与此同时,极氪也将在今年推出多款重磅新车,瞄准三大细分赛道;作为新势力造车品牌销冠的理想,也将在今年挑战8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与之相反的是,尽管销量逐年上升,但欧美市场的新能源需求度并没有达到大部分车企的预期。据瑞银集团预测,今年美国电动车销量增速将从2023年的47%锐减至11%。即便是电车鼻祖特斯拉也称其今年的扩张速度将「明显放缓」。
在此情况下,特斯拉暂缓了墨西哥工厂的建设,通用和本田也宣布终止他们的入门级电动汽车合作计划。同时,通用还放弃了其2024 年中期在北美生产 40 万辆电动车的目标,并砍掉了数十亿美元的预算。福特也因为电动车亏损,不得不推迟了其12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投资计划。
而将电气化转型战略延期的奔驰,也是因为电动汽车的销量仅占奔驰全球总销量的11%,即便加上混动车型,其销量也只占总销量的19%。在新能源车无法规模化,作为燃油车翘楚的奔驰也不得不为利润让路。
两相对比之下,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新能源车企能在努力加码,而以奔驰为首的外资品牌却在不断缩短新能源战线。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而言,纯电动车带来的市场机会正在让弯道超车成为可能,而传统的外资品牌,却在市场和利润的双重考核之下,逐渐延缓纯电动车这个似乎并不好做的生意。
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之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纯电动车行业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是在以中国为首的全球重点市场,燃油车的需求正在向纯电动车转移,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商机;一方面是电气化转型较慢的传统燃油车企,在新能源车浪潮裹挟下踉跄前行,举步维艰。
现在还很难说纯电动汽车到底是一个蠢主意还是一门好生意,毕竟每个车企面临的市场状态和自身发展状态都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在全球市场,纯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都在不断攀升,新能源汽车的大方向并不会因为个别车企的调整而止步不前。
所以不管是在全球市场抑或中国市场,不论是自主品牌车企抑或传统油车大户,其各自针对新能源车的布局和规划,都将是左右车企后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管是奔驰、苹果的「倒退」,还是中国车企的大干快上,都是贴合自身形势的正确抉择,但在接下来几年会是一种怎样的态势就是一个未知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