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连南、连山及阳山,三连一阳地区将来再次合体的可能有多大

鹄书说历史 2024-04-10 00:40:36

寒山饶积翠,秀色连州城。

湘粤边境,岭南之北;这个地区历史底蕴深厚,自隋朝开始就是属于连州这个整体的地理和区划单元,1994年连县撤县设市时以古时的连州连州市,连州因黄莲岭(黄连山,因生产黄连得名,在今连山县)得名;另说这里“群山起伏,三面踞险,一水潆环”,有连万山为一山连众水为一水之说,以山川命名连州;又说因盛产铅锡矿,古语有“铅之未炼者曰连、铅锡璞名曰连”之说得名连州;或谓这里“山岭延绵,河流环绕”,但是交通阻塞,人们渴望车船畅通,取连字有车船合并之意命名。

隋开皇十年(590)设置连州,因黄连岭为名,州治桂阳县(今连州市);同时在阳山郡废除后复置了阳山县,并将广德县改为广泽县;此时连州领有桂阳县、阳山县、连山县,辖区相当于今广东省的连州、连南、连山、阳山(三连一阳)等地,这也是如今三连一阳地区在人文风俗等方面仍为整体的历史凭证之一。

此为连州第一次成为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名字,隋仁寿元年(601)广泽县因太子杨广名讳改为连山县,《太平寰宇记》记载其“邑界少有平陆,乃以连山为名”;另说因黄连山为名;后来改为熙平郡,唐朝天宝及至德年间曾改为连山郡,《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连州旧领县桂阳、阳山、连山3个县。

元至元年间连州升为连州路,不久降为连州;十九年(1282)桂阳县升为桂阳州并领有阳山县,辖阳山和连州东部;连州的辖区仅辖有连山县,辖今连山和连州西部以及连南等地;明洪武二年(1369)桂阳州并入连州,不久后连州被废;十四年(1381)恢复建制之时,阳山县来属,其范围与唐朝一致;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连州因连山县升为连山直隶厅而辖区缩小;这个过程也完成了今天连州市域从桂阳县到连州的转变。

1912年连州被改设为连县,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这个地区结束了数百年来一体化的历史。1927年设立县级的连阳化瑶局,1935年5月改为连阳安化管理局,1946年3月(另说1942年)改置为连南县,因在连县之南而得名,今天三连一阳的格局自此形成。

彷佛历史重演,1958年冬天连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县、阳山县四合并成连阳各族自治县(治今连州市)三连一阳地区再次合体,与唐朝至民国这段时间互为一体不同的是合体后从原来的4个县变成了1个县。

这个规模若能延续至今,四县合一的连阳也是广东省的面积大县;或许正应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1960年10月阳山县恢复之后的连阳各族自治县改成了连州各族自治县;1961年10月连州各族自治县撤销后,其辖区改为连县、连山、连南这3个县。

连南

分分合合之后,三连一阳地区未来是否再次合体呢?身处清远市北部,清远对这里的辐射还是比较有限的;个人认为在有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基础上,就增加了相互的认同感;连州、连山、连南、阳山再次合并也是有可能的。此前曾看到有网友人认为三连一阳地区未来可考虑抱团取暖的方式,合并为地级市或自治州。

它们升格的硬伤就是人口规模太少,虽说面积达到8630平方公里,而户籍人口142.1万、七普常住人口仅有113.89万。但区域发展也不能以人口为唯一标准,如果三连一阳地区升格为广东第22个地级市连州市,将之发展为象张家界之类的旅游小城也不错,对于这里的整体开发和持续发展应该都有较大的促进,毕竟它们在发展旅游方面有资源丰富、环境良好这些共同点,对此你怎么看呢?

连山

连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和全国最具原生态旅游大县,这里山清水秀,有岭南画廊之誉的湟川三峡、潭岭天湖、大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慧光塔、燕喜园林、道教第四十九福地等景点。

连山是广东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曾连续4年入围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主要有大旭山瀑布群、茅田观景台、雾山梯田(广东岭南屋脊大雾山)、鹰扬关、金子山等景区等景点;其中大旭山有“广东九寨沟”和“岭南西双版纳”等美誉。

阳山

连南是全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地,境内民族风情浓郁;作为中国最美县域以及中国最美丽县之一,有万山朝王、三排瑶寨、地下盆王宫、南岗千年古寨、油岭歌堂、狮山桂园、盆古王文化园、板洞天湖等景点。

阳山是全省生态旅游的最新亮点,作为广东旅游强县,有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石螺森林温泉、水口鱼水旅游风景区、连江山水风光、玉龙宫溶洞、贤令山、北山古寺、摩崖石刻、神笔洞等景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0
鹄书说历史

鹄书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