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书认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全国比较特别的一个省份,主要体现在它的面积袖珍且有万种风情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作为全国比较年轻的省份之一,宁夏最初设省市的辖区脱胎于民国成立的朔方道以及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
朔方道原名宁夏道,1912年因宁夏道与宁夏县同名而改为朔方道,因宁夏为古朔方地而得名;领宁夏县、宁朔县、中卫县、平罗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镇戎县;其中宁夏县与宁朔县为附郭首县,与朔方道同在宁夏城(今银川市)。
1928年的宁夏省
1928年10月以“朔方道旧属八县(今宁夏中卫、同心和盐池西北地区)和宁夏护军使辖地(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为辖区成立宁夏省。
这也是元贞元年(1295)宁夏行省并入甘肃行省之后,宁夏在633年之后第二次成为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但今天宁夏的县级行政区之中已很难看到朔方八县影子了,那它们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贺兰山
宁夏县在1941年4月因与宁夏省同年而改为贺兰县,因地处贺兰山东麓和主峰敖包扢址之下而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贺兰山(卑移山、阿拉善山)因“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骏马,北人呼骏为贺兰”而得名。宁朔县的前身是宁夏右屯,清雍正二年(1724)改县;宁朔县最初驻地是银川老城,1913年之后多次迁移,比如满城(今永宁县以南)、新城(银川市新城区)、瞿靖堡(青铜峡市瞿靖镇)、小坝(青铜峡市小坝镇);1960年8月宁朔县撤销,大部分地区参与了青铜峡市的组建、其余部分并入了永宁县。黄河宁夏段
中卫县是清雍正二年(1724)由宁夏中卫改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明代曾在宁夏设置前、中、后三卫,中卫县袭了宁夏中卫的名称;2003年改设为中卫市沙头坡区。平罗县是清雍正二年(1724)由平虏所改置,治所即今平罗县;《平罗纪略》记载“明代有虏警,设兵御寇,故曰平虏”,清初忌虏字而改平罗,设县时沿用其名。灵武县是由灵州改设,以灵武郡为名,另说取西汉古地名为名,据《中国地名辞源》记载:县沿灵武郡名,郡因灵武谷(今贺兰山灵武口)而名,1996年改为县级灵武市。金积县系1913年由改宁灵厅改置,治今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以金积山为名,据《明一统志》 记载其因 “山多赫土,日照其色如金”而得名。1960年金积县撤销后,辖区分别并入青铜峡市、县级吴忠市(今吴忠市利通区)和中宁县。盐池县是1913年由灵州所辖的花马池分州改设,因境内多盐池而得名并沿用至今,另据《嘉庆一统志》记载:因县境有著名的花马池得名,池因古代以盐易马得名;驻地花马池即今花马池镇。镇戎县是1914年由平远县改名,1928年镇戎县改为豫旺县,1938年因驻地由下马关迁同心城(半角城、半个城、同心堡城,今址)而改豫旺县为同心县并沿用至今;因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城,城内军民同心抵抗而得名同心城;另说以驻地同心镇得名,镇取同心同德之意命名。银川市
由此可见,宁夏最初建省时所管辖的朔方八县,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有的消失不见,比如金积县、宁朔县;有的有了新身份,比如宁夏县成了贺兰县、镇戎县成了同心县、中卫县变成沙坡头区、灵武县成了灵武市;只有平罗县和盐池县这两个县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其中的宁夏县成了省份名字,中卫县变成了地级市之名,鹄书认为这也是很难得的缘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