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谈中越战争:大战前一天全军“休假”,文进勇出卖了越南

浩舞默话 2025-03-28 14:58:32

1979年2月16日,中越边境一带,大战一触即发,越军总长文进勇却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全军上下将由一级战备调整为二级战备。

此时此刻,越军上下接到的消息是我解放军即将派遣50多万大军进攻凉山一带。

为什么在此关键的时刻,他会下这样的命令呢?难道他这是要唱一出空城戏?又或者是其要玩其他的阴谋?

为什么在这场战役后,越南人说是他出卖了国家,才导致战争的失败?

战争背景

当时的越南有两个战场,第一战场是与柬埔寨之间的战争,第二战场则是谅山一带与我国之间即将开始的战斗。

按照文进勇的推演,其认为我国不敢轻易发动进攻,

毕竟,当时我国刚从一场特殊的运动中走出不久,北方的苏联有虎视眈眈,一着不慎,就会落得满盘皆输的结局。

但是,我国进攻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越南都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谅山一带,文进勇安排了越南的王牌师,这些将士们不仅战场经验丰富,且配备的清一色的都是苏式装备。

为了更好的防御我军,其还利用地形之便,设置了高射机枪、小口径火炮、反坦克导弹等装置。

天罗地网已经设下,在文进勇看来,只要我国胆敢冒进一步,全军覆灭是必然的结局。

越南与法国、美国进行过长达三十年的战役,世界性强国老美都被他打跑了,文进勇觉得越南的军队属于全世界最厉害的军队。

再加上装备的加持,放眼全世界,敢与之争锋的部队可谓是少之又少。

从其在谅山一带的布防来看,其对我国的重视程度还是非常高的。

在越南与法国发生战争期间,我国曾派遣军事顾问团到这里进行教学,文进勇就是其中的一位学员,驻扎在一带的308师有着浓厚的中国色彩。

正是因为我军的帮助,越军才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败了法国的几次猛烈进攻。

没成想这位文进勇总长不识好歹,忘恩负义,昨天种种,全被他抛掷脑后。

而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个职位,也正是因为这份主张,1969年9月2日,对于越南人民而言,这是无比悲痛的一天,越南的主席胡志明去世啦!

在全国民众沉浸在哀伤中时,新上位的黎笋一上位就改变了原来的主张,亲华的主张一下子变成了仇华。

曾经在对美、对法的战争中获得过一等功勋章的他,借着这一主张,成为了成为了越军的总长,同时兼任北部战区与侵柬越军的总指挥。

其实,他在前期的安排没有任何问题,虽然听到了我解放军会反攻的消息,但是其觉得这有可能是我军发出的烟雾弹。

毕竟,换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在国家遭遇如此危机时刻,做出贸然出兵的举动。

却不知此时的我国只有一个主张,敌不犯我,我不犯敌,敌若犯我,我必犯人。

黎笋的行为已经严重触碰到了我国的底线,我国分两个战线已经悄悄地摸到了中越边境一带。

云南方向的士兵数量为二十三多人,广西一带的将士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二万人。

双方加起来有五十多万,我国使用的是越南压根儿就没有想到的战法“宰鸡用杀牛刀”。

在传统的语境当中,我国会认为杀鸡焉用宰牛刀,意思是大材小用啦!

其实,我国之所以大材小用,目的很简单,我们不想把战争时间拖得过长,这不利于我国保护自身的安全,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战斗,让越南彻彻底底地服气,再不敢在边境线一带找茬。

1979年2月16日,越南已经等候了许多时日,我国就是迟迟不发动进攻,实际上我国利用了敌人的疲战心理。

《曹刿论战》曰: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彼竭我盈,故克之。

在越南处于一鼓作气的最佳状态时,我军不宜发动总攻击,这个时刻不是发动总攻击的最佳时刻,必须要等,等到敌人的士气泄了以后,待我与敌人达到“彼竭我盈”的状态时,我立即对其展开猛烈的攻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文进勇当时为什么没有看到这一层?其当时最关注的事情是什么呢?

解放军攻入谅山

错误的估计形势

当时,文进勇还要关注柬埔寨的战场,其在等候了许多时日以后,大胆地推测,我国不敢对谅山一带发动攻击,退一步讲,即使发动攻击,也很难获得好处。

于是,他便抵达了柬埔寨战场,并没有把谅山战场放到心上。

直到谅山一带传来不断兵败的消息时,他仍旧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停地在心中低声询问:“中国怎么敢这样?中国怎么敢这样?......”

解放军坦克进入谅山

2月17日凌晨,谅山一带的越军已经解除了一级战备,短短三个小时,越军自以为固若金汤的第一防线已经溃不成军,迅速收拢,向后撤退。

2月24日,我国从东、西、南三个方向纵深推进,迅速突破了敌人设下的重重障碍。

文进勇从来没有想到战争会是这个结局,他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谅山重镇,希望可以凭借这个优势,可以实现由败向胜的逆转。

进攻越南谅山的解放军战士

进入谅山的只有一条公路,文进勇已经在各个山头做好了安排,各个点位之间的火力相互交叉,可以对我军实现我遗漏覆盖。

也就是说,我军要是再往前走,就会完全沦落为敌人的活靶子,任由敌人把咱们打成筛子。

发动攻击的越军

只是打仗不仅仅要看火力配置,阴阳,寒暑和时至等因素同样重要。若是遇到不合适的天气,哪怕武器再先进,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优点。

比如清朝时期,英国攻击广州三元里,因为当日天气为阴天,英国士兵的枪支受了潮,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三元里的人民拿着冷兵器时代的武器,打败了英国人。

同理,越南认为可以对我军实行无遗漏的炮火覆盖,其却忘记了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

若是起了大雾会怎么办呢?他们根本无法瞄准公路。

老天就是这么眷顾我中华民族,战场之上果然出了浓厚的雾气,我军一方面利用浓雾的优势,悄悄地向摸进。

敌人自然知道我军会趁着浓雾时分进攻,自然也会做出相应的安排,然而,我军却并没有把这当成最主要的战场,最主要的战场在敌人的身后。

公路上与越军激战的队伍,不过是在吸引越军的注意力,以避免其发现身后我解放军的身影。

当身后的解放军到达指定地点,即刻按照原计划展开进攻。

越军怎么也不会到想到我军能绕到身后,一时间竟然慌了阵脚。

当然,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我军同样损失惨重。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对越反击战我们取得了胜利,就主动忽略那些巨大的牺牲。

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士们,他们的名字值得被每一个中国人铭记,是他们在那个时代的付出和牺牲,才造就了今日之中国。

胜利回撤

至于越南人为什么会责怪这位文进勇总长卖国,大家看完以上事例后,或许能够得到准确的结论,若不是因为他临时调整战备状态,我军或许不会这么顺利。

大敌当前,怎么能轻易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其实,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估计他仍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我国营造出只宣传而不进攻的假象,让越南士兵的精神长时间高度紧张,逐渐陷入疲惫状态时,若是不及时调整状态,部队本身会出大问题。

只能在其与我国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其没有准确地判断出形势。

遗憾的他这个人太自负,自认为曾经打败过美国、法国这样的强国,就不把我国放到眼中,其结局已经可以注定。

为将者最忌讳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自负,一旦这个人因为取得了一丁点的成就而不知天高地厚,其就距离的失败的日子不远啦!

如果其自负也算是一种出卖祖国的话,那越南民众对他的指责实属正确。

0 阅读:132
浩舞默话

浩舞默话

知道一点点历史,会讲几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