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对任何人期待太高

皓然一文化 2024-06-07 13:47:55

你有没有对人失望过?那种失望好似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你的期待冲撞得七零八落。

当你满怀希望地相信某个人能够理解你、支持你、关爱你时,他们的行为却与你的期待背道而驰。

这局面往往让你感到震惊和不解,内心充斥着愤怒、失望和痛苦,继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力,怀疑人与人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真正的理解和共鸣。

“过度的希望,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极度的失望。”这句话足以说明,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的,恰是自己对他人不合理的期待。

1

我有一位相交20多年的闺蜜,我们的友情一直从幼年延续到现在。我以为我们已经是彼此生命中十分重要的存在,也以为这段友情会一直延续下去。

然而几个月前,却发生了一件令我对她感到非常失望的事情,甚至产生了想要结束这段关系的想法。

闺蜜自从随夫移居上海后,我们每年见面的次数便变得屈指可数,每次她回来之前都会提前与我联系约定见面时间,我也很期待与她的每一次约会。

今年正月,我们像往常一样约定了见面时间。我的工作并没有节假日,所以想要约一面并不十分容易。

原本我们约好年初一见面,为此我改掉了原定的拜年行程,在家等着她的到来。到了初一那天,再询问,她却告诉我临时有事来不了了。

于是我们又约到了初二下午,未了,她又跟我说孩子有点不舒服还是来不了。我们又约了一个时间,第三次,我仍旧被放了鸽子。

理智告诉我,我该理解她的处境,她也不是故意要爽约的,但在情感上却不断产生难过和失落的情绪。她的行为,让我觉得她已经不再重视我们的友情。

我可以为我们的见面改变安排,取消行程,她却不愿意为此做出调整和妥协。我把这份委屈和失望默默藏在心里,任它慢慢腐蚀这段关系。

几经周转,我们终于见了面。一起吃饭的过程中,表面上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热络闲聊着,但心里总觉得我们之间有了距离感,缺少了往昔的亲近感。

这种莫名其妙的低落情绪伴随了我很久,我一直想不明白,仅仅因为闺蜜的几次爽约,为何我会产生想要断绝关系的决绝念头。

2

在关系中,谁痛苦,谁改变,这是默认的基本规则。这件事带给我的痛苦,触发了我想要寻求一个结果的念头。

经过不断体验、分析后,终于寻到了令我痛苦的根源所在,那就是我对我们的友情产生了过高的期待。

闺蜜在我心里很重要,便想当然的以为我在她心里也很重要。我愿意为她做出改变和妥协,也想当然的以为她也该如此。

这份潜意识中的想当然,在无形之中就拉高了我对闺蜜的期待值。所以我在她一再爽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巨大的落差感,对自己在她心中的分量以及我们的关系产生了怀疑和否定。

我以为我们的友情应该是与她的爱情、亲情平起平坐的,但现实却告诉我,我们的友情是不被重视的,是排在那些情感之后的。

没有得到平等对待的失望以及没有被重视的失落,让我的期待落了空,并且拒绝接受这个结果,由此产生了想放弃和逃离的念头。

在书籍《了不起的我》中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纠缠,究其本质,就是我们既不愿意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意就此放手。”

人们之所以常常陷入关系中的困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不愿面对和接受彼此有差异的现实,而导致关系的纠缠和矛盾。

我与闺蜜之间的这波暗涌,正是因此。我忽略了我与她之间存在差异的事实,仅以自己的角度和行事方式去要求她的行为,导致在无形中就提高对她的要求。

我忽略了她为了这次见面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忽略了如今我们都是有家庭和孩子的现实因素。

用一个不理性不现实的角度,选择性地看到我对她的失望,而忽视了她的无奈,还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中作茧自缚。

对一段关系有所期待是人之常情,有期待说明这段关系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合理的期待并不会伤害关系,过高的期待才会对关系造成破坏。

3

《了不起的我》一书中指出,人际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他人阶段和独立阶段。只有进入独立阶段,我们在关系中才能实现自由。

处在第一阶段的人就像是个柔弱的小婴儿,理所当然的觉得全世界都该围着自己转,他人需要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和期待,面对关系中的问题会觉得都是别人造成的。

处在第二个阶段就像个是幼稚的儿童,他们迫切需要别人的关注和认可。别人对他有什么期待,都会试图去满足。在他们的心里也默认,别人也是这样想的。一旦关系出现问题,要么觉得都是别人的问题,要么觉得都是自己的问题。

一个成熟的人必然已经处在第三阶段,他们明白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也能容忍彼此间的不同,保持该有的界限,给予理解和尊重。在关系出现问题时,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任何关系出现问题,都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我们能做的只有从自己的角度,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变。

无论什么关系,一旦对方满足不了自己的期待或是自己满足不了别人的期待,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每段关系中,都有彼此需要承担的责任。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是在逃避自己的人生课题,将自己的人生嫁接在别人的生命中。把别人的希望都揽在自己身上,则是一种过度的控制,剥夺的是别人对自己人生的体验权。

期待的高低并没有一个标准,对方能做到的事我们可以怀有期待,自己能满足他人的部分,我们也可以去给与成全。

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他人和自己的能力及局限性,将期待建立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于任何关系而言都是最好的运行方式。

人生海海,人来人往,每一个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都会与我们建立起或深或浅的关系。想要与人相处不累,降低期待值,以平常心面对关系中的得失是关键,如此方能守住内心的欢愉与平静,守住关系的融洽与自在。

作者 |暄岚。

1 阅读:52

皓然一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