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潘磊
华为和长安这次合作,颇有戏剧性。
虽然没有之前网传的“3000亿独立车BU”那么夸张,但“智能汽车国家队”这个目标,基本上已经实现了。
不用说,这将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尤其让人吃惊的是,华为和长安的这次合作,完全向第三方开放。
这就是格局!这就是气度!
华为搞的这家公司,除了长安汽车可以入股不超过40%之外,其他车企也能参股。
赛力斯已经通过公告表示,收到了华为新公司的投资邀请,正在评估相关事宜。
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的话,赛力斯肯定要入股。
唯一的区别,在于赛力斯准备花多少钱入股。
当赛力斯表态之后,华为智选车其他几家车企预计也会很快入股。
比如江淮、奇瑞、北汽,等等。
这很有趣,因为“华为+N”的中国智能汽车军团,终于成型了!
对于中国智能汽车行业来说,华为通过这家合资公司组建的汽车军团,将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首先,华为给大家吃了一个定心丸。
我真的不造车了。我就是要做中国博世。
这非常关键。
实话实说,之前的“承诺3年不造车”,以及后来的“5年不造车”,都让车企不那么放心。
万一哪天跑出来一个挂着华为LOGO的智能汽车,其他车企只能歇菜了。
所以对于华为的不造车承诺,相当一部分车企,可能有点惊弓之鸟的意味。
一旦华为说要造车,弓弦一响,估计有的车企都要残掉半个翅膀。
现在好了——通过这个合资公司,华为告诉车企,造车那是不可能了,就是要帮你们造好车,去把老外的车从中国市场赶出去,并且去海外市场赚老外的钱!
所以这一次华为全面开放汽车业务,对大多数中国车企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某种意义上,“华为+N”就是智能汽车国家队!
中国智能汽车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华为在ICT领域的积累,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底层操作系统和芯片,再到顶层自动驾驶应用在内的体系化优势。这种体系化优势,到目前为止只有特斯拉可以匹敌。
从这个角度说,华为拥有这种优势却选择不造车,是中国汽车市场所有车企的福音。
但华为走了技术赋能这条路,实际上不但最符合华为目前的发展现状,也给了其他车企借助华为技术崛起的机会。
因为中国的造车硬件不需要进行重大升级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硬件水准,不说世界第一,至少也是第一梯队!
所以在硬件领域重复投资,对于华为来说就是重复造轮子,没啥意思!
余承东早就说了,尽管做袜子也能做到世界第一,但华为不做技术含量低的生意!
在这种情况下,华为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利用自己的软件优势,结合中国汽车的硬件优势,打遍全世界!
因为包括智能驾驶在内的软件,正是华为擅长的。
在这方面,赛力斯的成功就是典型。
从一个边缘小车企,再到成为市值千亿的头部车企,赛力斯崛起的唯一理由,就是华为。
但与此同时,也要清晰地看到,在这次长安入股华为的新公司之前,华为和多家车企的合作,整体上还是呈现出比较碎片化的状态,商业模式也不一样。很明显,这种多种模式并存的效率并不高,甚至是过时的产物——华为是在受到美国制裁打压情况下,以委曲求全的姿态才艰难推出了自己的智驾系统。
到了现在,情况显然已经发生了剧变,该以一种统一的姿态,向愿意使用华为技术的车企提供新的合作模式了。
和长安达成的新合作模式,车企可以获得一部分股权,相当于和华为实现了双重绑定——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深层次的股权合作。
当双方真正统一到一个合资公司中,变成了“一家人”,那么就能够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各自在细分市场的优势,去更好地服务用户,无需再担心被华为“夺走灵魂”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基于此,华为和长安的最新合作,是继“智选车”模式之后,华为在智能汽车商业模式上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而且照顾到了方方面面。
最终,华为+N就是中国智能汽车的国家队,可以被称为“华系车”,也即是中国汽车的代表。
早点加入这个合资公司的车企,很明显受益更多,也能更早获得国家队身份,相当于打开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拒绝甚至对抗华为+N的车企,将会独自面对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前景难测。
上汽最难受,不用华为吧,自己又没能力搞智驾,用华为吧,又没了灵魂,话都放出去了,只有打掉牙往自己肚里咽。[笑着哭][鼓掌][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