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碎碎念|一些入门中医的小感悟(1)

梁老的笔记 2024-02-21 07:48:27

经常会有人向我请教如何学习中医,怎样自学,看哪些书比较好。面对这些问题,我挺尴尬的,因为实在没法说哪本书能让你成为中医高手,也没有哪个流派学好了就能让你全面了解中医。中医思维都是经过读书——临床实践——再读书——再实践,慢慢形成的。每一位大家都有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多读书,整合各家之所长,慢慢变成自己的东西。

还有很多人会问中医应该从哪里开始学起?我的答案一般都是看个人的需求。

如果希望从医,那最好从小就开始接触一些中国比较传统的东西,要首先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其次就是上医学院,刚开始的三五年死磕学院派的东西,目的就是为了考证,证到手了,以后什么的都好说,毕竟学院派学出来的东西几乎没办法用在临床,主要原因是各个科目之间太过于松散,没办法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这就是为什么从小最好有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这样以后重新接触中医临床也不至于过于痛苦。

其次,久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的这一类人,想通过学习中医了解自身疾病是怎么一回事,通常我的建议都是学习经方,很多疑难杂症想要自救,真的需要的是自学经方,主要是经方的逻辑性和实用性也会更加强,能更直接的解决人体上最首要的症状。

最后一类就是仅仅希望日常养生的话,多看一些民间食疗、饮食规律、日常作息的规律也就可以了,例如一些四季养生类的书籍。

个人觉得如何学好中医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每次都想整理一下这方面的内容,但是一次都是写个几段就又放下了,总想等到一切很完美后才能让大家得到一些具体且实用的内容,导致一拖再拖,趁年底就做一个梳理吧,当成一个粗略的流水账也好,希望对一些人能有借鉴的可能,然后多点互相的交流。

大体想法是把一些书籍顺成几个脉络,包括时方派、伤寒派、本草派、日本派、学院派,算是我个人所看过的书的一些推荐吧,也算是我个人成长的一些小记录。

中医现状的小感悟

行医将近十五年,读医书也将近二十年,对于中医现在的处境可以说“哀莫大于心死”,如今不懂得学会综合西医的优点,其实很难更好的去发扬中医、运用中医。

现今的病人也已经不是旧社会的情况,单纯解决症状就好。他们更多的人是看化验单、看西医检查结果来找中医调理身体,虽然这些检查数据对于一个中医来讲并不重要,但是对于一个被现代医学洗脑的人来讲确非常的重要。

假若为医者不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产生的,不懂得怎么运用中医思维去看待这些检查数据,通过中医特有的思维模式去找出导致这些检查数据的原因,就不知道从那个方面入手帮助病患恢复健康。用药还是不用药?这些数值对于他这个年纪来讲是正常还是不正常?还有哪些症状是因为西药副作用导致的?这些都是现代中医不可回避的话题。

现在谈论中医真的比较痛苦,不仅是社会上的一些原因,还有中医内部的一些问题。如今的中医的整体框架体系结构已经被打得非常零散,这些碎片本身就让中医变得奇形怪状,加上所谓的养生馆、理疗馆利用中医术语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滥用中医概念,导致中医更加的“臭名昭著”。如今网络上貌似很热衷于出现各种所谓科学吊打中医的话题,好像中医被打压、被凌迟就会获得无数的掌声,各种关注度也会持续增加。个人觉得,这是无可避免的现实写照,不仅仅是中医,中国各色各样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同样的现状。

《伤寒杂病论》为根基的学习

我是从小就开始接触中医,那时候认识不深,也就杂七杂八的看一些关于中医的小故事和医案,也看不太懂。到了稍大的时候才开始跟家人接触临床。但还并不是以经方为准,毕竟家中老人也是手抄医书为主,以前也就边跟临床,边听家中老人分析手抄内容。后来才知道,这些手抄医书主要是《瘟疫论》、《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的部分章节杂乱堆砌出来,又夹杂着一些土方、偏方。

那时候我对中医的了解,说很系统吗?又没到中医应该有的系统,说不系统嘛,也很有老人临床出来的一套脉络。但整体来讲还是比较混乱的,由于对中医理解不深,导致在临床的时候,只要超出那本手抄医书的范畴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总有很多疑惑的地方。

系统接触《伤寒杂病论》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偶然机会在图书馆读到《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此后就对经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总感觉这就是能让我系统梳理中医,建立中医思维和中医体系的方向。

这是我的机缘,并不是推荐你就要从郝万山或者倪海厦等经方大家的内容入手,我认为每个人对入门学习中医的机缘应该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内容的选择我不打算做过多的论述,而是想集中论述各种书籍之间的关系,也算是对自己学习历程的一个阶段总结吧。

个人还是比较认同以经方为本,以经方来修筑中医的根基,然后再冠以各家学说来修缮自己的中医大厦,如此一来,才不容易在繁而复杂的中医世界里迷失方向。

《伤寒论》在近代能发扬广大,真的非常感谢近代几位坚守传统的几位临床大家,然后从五湖四海汇到一起编辑教材,留下最基本的伤寒论体系,有湖北的李培生、北京刘渡舟、南京的陈亦人、福建的俞长荣、山东的李克绍,再到他们的传承者郝万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方体系。这里可以参考的第五版的《伤寒论讲义》、陈亦人的《伤寒论译释》,这两本算是白话文钟最有基础的,能让初学者建立一个基本上六经框架,也算是学院派《伤寒论》理论之集大成,此后学院派关于《伤寒论》的教材真的没有超越此二本书。当然,这几位大家的几本书需要相互参照才能整理出更为完善的六经体系,比如说李培生的《伤寒论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李克绍医学文集》、俞长荣的《伤寒论汇要分析》。

如果古文功底好,那些古人对伤寒论的注解也是可以了解一下的,最起码是家中常备书籍之一,放在床头,有时候临床久了,偶尔翻一翻这些遥远的著作,往往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体会。比如说,比较经典的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此后还有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程郊倩的《伤寒论后条辨》、郑重光的《伤寒论条辨续著》、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等等。当然,有相当一部份受限于时代的影响,有些也会被内经派(也就是后世方排)的时代有所限制,比如说金元四大家,吴谦的《医宗金鑒》。个人觉得这几时代对《伤寒论》的见解都有点偏离方向。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传统的知识在不同时代都总有人去努力探究、珍惜,小心翼翼的保留下来。这里不得不佩服日本汉方对经方的执着,从日本流传下来,关于经方的内容同样给我建立中医体系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说山田正珍的《伤寒论集成》、丹波元简的《伤寒论辑义》、森立之的《伤寒论考注》都是极有学术和理论参考价值的,他们收集中国历代注家,择其善着而用之,特别是《伤寒论辑义》,是学习《伤寒论》不得不看的书籍之一。

为什么一开始就来枯燥乏味的《伤寒论》?而不是当代流行的各类医家那些通俗易懂的视频内容?因为这是我自己走过的路,这些才是基础,看似古板老套,但打好根基才是真的捷径。

1 阅读:59
评论列表
  • 2024-08-18 05:15

    作者的文章说明学中医不容易,不是中医不行,而是现代人心中浮躁杂念多,入不了心。中医是最科学医学,只不过有几个俗人能入心学好传承几千年的中医。

  • 中医上下几千年。千万级的中医生写啦一辈子的药量结果沒有一个中医生能说出中医药量如何來。就這还说中医能治病 ,中医上下几千年不是证明中医多历害。反而证明中医多无能 写几千年药量还不知道药量如何来不配叫无能吗 《第一 如果是根据症状。那么违反基本常识 吃的越多效果越大 那么就是中医没有追求最大效果。中医所希望的是明明一天可以治愈。非要十天半月治愈 这也就是中医所标榜的有良心有医德.这就是中医所謂的医者父母心吗。第二 如果中医的药量是因为毒副反应。那么中医几千年从没有毒副硏究。没有所谓安全有量。那么你吃多少会出现什么毒症状去那里看 》

梁老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