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大脚,是我斗争的结果

兴衰五千年 2025-02-11 09:20:21

读何香凝女士的故事,想到一首诗,是明朝唐伯虎的作品,名字叫《桃花庵歌》。全诗如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与桃花庵中桃花仙与世隔绝的逃避态度不同,何香凝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却不愿意遵从封建礼教的毒害,是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女英豪!

1897年,在香港皇仁书院读书的廖仲恺,已经20岁了。在那个年代,像廖仲恺这样的年纪,早就该结婚了。于是,廖仲恺敲锣打鼓地要找一个没有裹过小脚的姑娘成婚。

很快,廖仲恺要娶大脚女孩的消息,便传遍了香港。

事实上,廖仲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的父亲。廖仲恺的父亲是一个在美国生活的客家人,廖仲恺就是在美国出生的孩子。

那时候,廖仲恺的父亲亲眼看到了在美华侨所受到的种种歧视,心里非常愤慨。于是,在去世之前,廖仲恺的父亲便留下了两条遗嘱,即:

“一,根据客家人的规矩,儿子必须讨个大脚妇女作媳妇。二,小脚女人在外国被人看不起。”

正是遵照这两条遗嘱,廖仲恺便在香港,敲锣打鼓地要找一个没有裹过小脚的姑娘结婚。

缘分,就这样来了。很快,正愁嫁不掉大脚闺女的何家,眼里立即出现了亮光,决定把女儿何香凝嫁给廖仲恺。

不久后,在廖仲恺叔父的安排下,廖仲恺与香港地产商的大脚女儿何香凝,结为了夫妻。

何香凝之所以有一双大脚,完全是她斗争的结果。

1878年6月27日,何香凝出生在香港的一个茶叶商的家庭里,原名谏,又名瑞谏。

原本,何家并非大家大户。何香凝的父亲出身于一个农家,后来在香港经营茶叶和地产挣了许多钱,这才让何家成为了一个富户。

在经济上成为一个富户后,何香凝的父亲也想着让家里融入“上流社会”。于是,何家在各方面都向着“上流社会”的文化靠拢,就连给女孩子裹小脚也不例外。

在何香凝7岁的时候,她的母亲便开始给她缠小脚。

然而,何香凝虽然小,但在骨子里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姑娘。再加上在早年间便听说过女兵的故事,羡慕女兵们的“天足”和英勇善战,何香凝的性格中充满了对传统的叛逆。

因此,在母亲强行给她缠足之后,何香凝便在当天晚上,就用剪刀将裹脚的布条剪掉,让自己的脚自然长大。

看到何香凝将缠脚的布条剪掉,母亲十分生气,找来新的布条,训斥着将缠脚布裹在了女儿的小脚上。但晚上到了后,何香凝再次拿起剪刀,将缠在自己脚上的布条剪掉。

如此几次后,母亲更加生气了。为了阻止何香凝的行为,母亲将何香凝的剪刀收走,并把家里的其他剪刀藏了起来。

然而,何香凝并没有放弃。她用平时积攒下的钱,买了一把剪刀,再次将缠在自己脚上的布条剪掉。

就这样,母亲一次次将缠脚布裹在她的脚上,把她的剪刀搜走,何香凝便一次次买回新剪刀,将缠在脚上的布条剪掉……

经过几十个回合后,父母奈何女儿不得,只得放弃了给女儿缠脚的决定。最终,何香凝取得了缠脚斗争的胜利。

几年过后,何香凝的小脚经过自然生长,已经长成了一双大脚,也就是她羡慕的“天足”。

此外,何香凝的父亲虽然有了钱,但却并不开明,除了给女儿裹小脚外,还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相信封建礼教的这个胶条是对的,觉得把女孩子送进私塾就会夺走男孩子的聪明。

在这种情况下,何香凝虽然想要和兄弟们一起读书,但父亲却坚决不答应。那时候,为了读书,何香凝便买了书本自学,遇到不懂的字就请教哥哥,或叫她的女仆拿着,到先生那里去问。

1897年,何香凝已经19岁了,但因为她的大脚,嫁人成了家里最为发愁的一件事情。要不是碰到廖仲恺敲锣打鼓地要找一个没有裹过小脚的姑娘结婚,何家还真的不知道何香凝嫁人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因此,在何香凝和廖仲恺尚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两家便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对于自己的婚姻,何香凝说她是“先结婚、后恋爱”。

婚后,由于经济上尚未独立,何香凝与廖仲恺新婚后,与他的哥哥廖恩焘一家,合住在了广州三官庙的廖公馆。他们的小家,则是在二楼屋顶的晒台上搭的一间小屋。

那段时间,何香凝随廖仲恺读书、吟诗、作画,其乐融融,让何香凝感受到了恋爱的甜蜜。虽然,他们的恋爱是在两人结婚后,但那种甜蜜却有着别样的滋味。

期间,在廖仲恺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何香凝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关心家国之事。对此,何香凝在后来回忆说:

“结婚之后,我又听仲恺常常谈及时事,逐渐加深了我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认识。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干下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事,我们和全国人民一样,对此甚为愤激。”

后来,何香凝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为了支持丈夫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卖掉了她的陪嫁珠宝首饰和所有的细软及家具,凑够了钱让廖仲恺前往日本留学。

廖仲恺到达日本不久后,何香凝也来到了日本,陪伴读书的廖仲恺完成学业。在日本,何香凝因为和丈夫廖仲恺志同道合,所以过得非常幸福。

在日本生活期间,何香凝和廖仲恺认识了孙中山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何香凝与廖仲恺被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吸引,成为了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并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

那时候,廖仲恺担任了同盟会总部的副会计长和外务部干事、外务部副部长,而何香凝则负责革命党人的联络和勤务工作。为了革命工作,廖仲恺夫妇甚至将他们在东京的家贡献出来,作为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联络和聚会之地。

一些进步的留日学生和同盟会员见到何香凝的时候,看到她的一双大脚十分显眼,便给她起了个雅号“何大脚”。

在人前,那些人用日语喊何香凝“奥巴桑”,在人后提起她时,常用的则是她的雅号“何大脚”。对此,何香凝也不生气。

在何香凝看来,这是她与封建礼教斗争胜利的结果,觉得十分自豪!

0 阅读:0
兴衰五千年

兴衰五千年

莫问历史多少岁月,一切尽在五千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