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因战乱频仍,中原汉族人口锐减,统治者有意引进或默许塞北少数民族大举内迁, 原本在中国北方北方以及更远的中亚地区的各游牧部族不断向内迁徙,在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广袤的多民族杂居区。当时内迁的诸族中,规模较大、人口较多的民族有匈奴、鲜卑、氐、羌、羯,史称“五胡” 。这些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受到汉族官僚地主的残酷压迫剥削。善于骑射的他们被迫从军,或被“两胡一枷” 掠卖为奴;他们中的多数人失去了自由,被恣意奴役、凌辱甚至杀害。因此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中他们趁机相继起兵攻晋。
公元308年,趁晋室内乱,国力衰敝之机,匈奴族贵胄刘渊悍然称帝,建国号汉,史称汉赵,旋即开始向晋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刘渊起兵攻晋,掀起了一阵阵血雨腥风,残酷战争的杀伐刀斧在史册上刻下了一串串黑色的死亡数字。
史载,公元309年,刘渊两次挥军攻打洛阳,一直攻至洛阳近郊,因晋军顽强抵抗,汉赵军未能攻下城池,伤亡不小,为泄愤将被俘的3万男女强行驱赶入黄河溺死,河面上伏尸如麻,惨不忍睹。
刘渊死后,其子刘聪继位。 公元311年,刘聪命大将石勒率军攻晋,与晋军大战于鹿邑(今河南鹿邑),汉赵军大胜,晋军将士战死者多达10万余人。
接着,汉赵大将呼延晏再次统兵攻洛阳,与晋军反复鏖战,先后12次挫败晋军,双方战死者3万有余。
在汉赵军的不断攻伐下,晋的版图日益缩小,国力愈发羸弱。刘曜、石勒等人最后终于攻破洛阳,入城后纵兵大肆焚杀抄掠,城中尸积如山,血水横流,处处残垣断壁, 俨如人间地狱。
城破时,西晋宗室亲贵、王公大臣以及豪族官吏们携带细软从洛阳东门仓惶出逃,出城后成群结队往东南方向逃去,石勒率军在后紧追不舍,赶上后将其团团包围,旋即箭如雨下,又刀砍斧劈,数万西晋权贵以及溃兵被匈奴人围杀殆尽。
晋怀帝司马炽在逃往长安的途中被匈奴人俘虏,后被刘聪毒杀。晋人另立慜帝司马邺于长安, 经过5年残酷而激烈、动辄“伏尸数百里”的殊死搏杀,刘曜最终攻陷长安,之前晋人虽也精血护城,奈何城中粮尽,人互杀相食、战死饿死者大半,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祸” 。
在这一过程中,数十万军民死亡,各方将士死者不下20万,大批中原士族、百姓相率南逃,亦称“衣冠南渡”,饱经战乱的中原地区几乎绝了人烟。从此,黄河流域成了“五胡”骑兵策马驰骋的“乐土” ,广袤的北方地区成了16个游牧部族争夺统治权的杀戮战场。
【插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