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病故,其养子魏齐王曹芳继位 , 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王(司马懿,晋追谥其为晋宣帝)辅政。
辅政大将军曹爽急于建功立威,于正始五年(蜀汉延熙七年,公元244 )贸然出兵伐蜀。大军临出发前,辅政太尉司马懿认为伐蜀时机尚不成熟,极力劝阻,曹爽不听,执意率军出征。
当年早春三月,曹爽率大军西至长安,与征西将军、督雍凉诸军事夏侯玄率步骑十多万直扑汉川,前锋已至骆谷(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准备进攻汉中。
当时镇守汉中的是蜀汉前监军、镇北大将军、领汉中太守王平,麾下守兵不满三万。听说魏军已至骆谷,诸将皆大为惊恐。诸将以为敌众势大, 难以拒敌,于是向主将王平建议道:
“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三国志·蜀书·王平传》。
王平否定了部将固守(汉、乐二城)待援的建议,认为援军从涪城(今四川绵阳)开过来距离太远(近千里),鞭长莫及,将敌军放进阳平关(汉中屏障)内(诱敌深入)必为祸,汉中无险可守,如同玩火自焚。
王平力排众议,派遣护军刘敏、参军杜义率军据守兴势山 (今陕西洋县境内之八里关) 拒敌,自己率偏师在后 ,以防魏军分兵从兴势以东之黄金谷来攻。《三国志》载:
“(王平说)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王)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城)军行至,此计之上也 ”。
刘敏、杜义率军至兴势山后,虚张声势,大张旗帜,绵亘百余里以迷惑、阻抗魏军。当年四月,魏军被蜀军阻抗于兴势,因蜀军大张旗鼓,曹爽不明虚实,不敢贸然猛攻,遂进退失据,粮草转输困难,无法及时供给,牛、马、骡多饿死,十余万将士缺粮断水,疲惫懈怠,士气涣散。
王平的兴势疲敌、拖延之策果然显效。从涪城(今绵阳)来援的蜀军及时赶到汉中,蜀汉大司马、 益州刺史蒋琬也率军从成都来援,大将军费祎亦亲自前来督军。魏参军认为蜀汉援军大举开至,形势不利,劝曹爽速速退军,太师司马懿也紧急致书夏侯玄,指出再不回撤恐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夏侯玄遂劝曹爽退兵 。曹爽心知中计,亦察觉到危险,始有退兵之意。 五月,蜀汉大将军费祎得知魏军将退,率军绕道抢先占据骆谷三岭 ,截断了魏军的归路。
曹爽、夏侯玄撤军时在骆谷(傥骆道,入关中必经之地) 三岭遭蜀军截击,滚木礌石翻滚、箭如雨下,魏军急于撤退,猝不及防,纷纷中箭倒地。 曹爽督军争险苦战,将士死伤惨重,遗尸遍野,曹爽督军拼命突围,归途中魏军将士因饥渴、伤病减员严重,加上战死者几达数万(?)。后曹爽率余部狼狈逃回关中。 兴势山之战是三国时期以攻势防御取胜的一个典型战例。
王平之所以能以较少的兵力抗拒住曹魏十余万精兵,其实还是因为采用了原汉中太守魏延独创的“守险不守郫” 之策,《三国志》记载:
“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悍拒曹爽,皆承此制......” 。
要守住汉中,就必须将兵力都集中部署在外围之险关要隘处。使敌军饱受牵制、袭扰,轻易攻不进来。兴势山之战,兵力单薄的王平之所以能大胜曹爽十余万魏军,保住了汉中这一战略要地,就因为坚持了魏延早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这一守御原则。
【插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