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稀土梦碎!中蒙边境设电子围栏,“围堵中国”战略彻底破产?

小彭的灿烂 2025-02-09 06:02:47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最近,稀土领域又有了新动态,让一直试图在稀土上摆脱对中国依赖的美国,再次遭受沉重打击。

2024年10月1日起,随着中蒙边境竖起“电子围栏”,美国想要绕开中国,从蒙古获取稀土并运送出去的想法,愈发显得不切实际……

那么中蒙边境竖起“电子围栏”,究竟是什么呢?又是如何让美国稀土梦碎的呢?

【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稀土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远超大多数人的想象,正如其绰号“工业维生素”所暗示的,稀土在现代工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像维生素对人体健康一样至关重要。

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和军事的强国,对稀土的需求量巨大。

而其国内的稀土产量却远远无法满足需求,长期以来,美国80%以上的稀土依赖进口,而中国,一直是美国主要的稀土供应国。

这种高度的依赖,让美国如鲠在喉,深感不安,毕竟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过度依赖他国的关键资源,无疑是将自己的命脉置于他人之手。

于是美国开始了一场“稀土独立”的艰难征程,试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其中与蒙古国的稀土合作,成为了美国的“救命稻草”。

【蒙古“新希望”】

在拉拢盟友的计划进展不顺的情况下,美国将目光投向了蒙古国。

蒙古国这个位于亚洲大陆中部的内陆国家,拥有着丰富的稀土资源。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2年的数据,蒙古国的稀土储量约为3100万吨,占全球稀土总储量的20%,位居世界第二。

如此丰富的资源,对于渴望摆脱稀土困境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2023年,美国与蒙古国之间的互动频繁,美国国务院“二号人物”坎贝尔首访选择了蒙古国,重点议题就是深化关键矿产供应以及“开放天空”协议等问题。

随后,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访美,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计划将包括3100吨稀土在内的2.75亿吨矿产全部出口到美国、韩国等国家。

美国还试图将半导体强国韩国拉进来,计划建立“关键矿产三边机制”。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美国对蒙古的稀土资源寄予了厚望,试图通过与蒙古的合作,打造一条绕过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美国幻想通过与蒙古的合作,能够在稀土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彻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从而在全球稀土市场上重新掌握主动权。

【中国“电子围栏”:美国梦碎的开端】

2024年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稀土管理条例》,并于同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稀土市场掀起了波澜。

《稀土管理条例》共计32条,内容涵盖了稀土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资源保护、产业规划到进出口监管,每一项条款都彰显着中国对稀土资源的重视和对稀土产业的严格管控。

在资源保护方面,《条例》明确规定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坏稀土资源,国家依法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这一规定从根本上保障了稀土资源的国有属性,防止了资源的无序开采和非法侵占。

在过去,一些地方存在着非法开采稀土的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条例》的出台,为打击这些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对于稀土的开采和冶炼分离,国家实行总量调控,并根据资源储量、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优化动态管理。

这意味着,稀土的开采和冶炼不再是无节制的,而是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进行,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出口管理方面,《条例》规定稀土产品及相关技术、工艺、装备的进出口,应当遵守有关对外贸易、进出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属于出口管制物项的,还应当遵守出口管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同时,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多个部门建立了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要求从事稀土相关活动的企业建立产品流向记录制度。

这一举措使得稀土产品的流向清晰可查,为监管稀土的进出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电子围栏”的实质与影响】

《稀土管理条例》的实施,配合中蒙边境的实际监管措施,形成了一道无形的“电子围栏”。

这里的“电子围栏”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围栏,而是一套严密的监管体系,涵盖了从稀土开采源头到运输、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监控。

从运输角度来看,蒙古国作为内陆国家,其稀土出口主要依赖铁路和公路运输。

而蒙古国与外界连接的主要交通线路,无论是通往港口还是其他国家,都难以避开中国。

在《稀土管理条例》实施后,中国加强了对边境口岸的监管,对稀土运输车辆和货物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每一批稀土的运输都符合规定。

这使得美国试图通过蒙古绕过中国获取稀土的计划在运输环节就遇到了巨大阻碍。

美国原本设想通过铁路或公路将蒙古的稀土直接运输到其他国家,但现在,这些运输线路都处于中国的严格监管之下,任何违规运输都将被及时发现和制止。

在监管层面,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所有稀土产品的信息都纳入其中。

通过这个系统,监管部门可以实时掌握稀土产品的流向,从开采企业到加工企业,再到出口商,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查。

如果美国试图通过第三方国家间接获取蒙古的稀土,也很难逃过这个追溯系统的监控。

一旦发现稀土产品的流向不符合规定,监管部门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包括扣押货物、追究相关企业责任等。

这使得美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任何小动作都无所遁形。

除此之外,中国还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打击稀土走私等违法行为。

通过与蒙古、俄罗斯等国的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进一步压缩了非法稀土贸易的空间。

在这种严密的监管体系下,美国想要绕开中国,从蒙古获取大量稀土,几乎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国稀土梦碎的必然性】

蒙古国的地理位置,无疑是美国稀土美梦的第一块绊脚石。

作为一个被中国和俄罗斯两大国紧紧包围的内陆国家,蒙古国在稀土运输上可谓是“四面楚歌”。

空运这个看似便捷的选择,实则是一个昂贵的幻想。稀土作为大宗商品,其运输量巨大,而空运的成本却高得惊人。

以一般的航空货运价格计算,每吨货物的运输成本可能高达数千美元甚至更高。

这对于追求成本效益的美国企业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之重。

而且蒙古国的空运能力十分有限,无论是飞机数量还是机场设施,都无法满足大规模稀土运输的需求。

这就好比一个人想要用小水桶去搬运大海里的水,无论多么努力,都是杯水车薪。

陆运同样面临着重重阻碍,如果选择经中国运输,在《稀土管理条例》的严格监管下,美国试图绕过中国获取稀土的计划根本无法实现。

中国对稀土运输的监管,从源头到终点,每一个环节都严密把控,任何违规行为都将被及时发现和制止。

而若选择经俄罗斯运输,美俄之间紧张的关系,使得这一方案几乎没有可行性。

俄罗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与美国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涉及战略资源运输的问题上,俄罗斯绝不会轻易为美国提供便利。

毕竟在国际政治的博弈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美国与俄罗斯在诸多国际事务上的分歧和冲突,让俄罗斯不可能为美国的稀土运输打开方便之门。

【结语】

美国的稀土梦碎,看似是一场资源运输和技术竞争的失败,实则是多种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

从运输困境到技术短板,再到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美国在稀土战略上的每一步都面临着重重阻碍。

而中国,凭借着《稀土管理条例》和“电子围栏”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不仅巩固了自身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也向世界展示了在关键资源管控上的决心和能力。

参考资料:

广州日报在2024-06-29关于《《稀土管理条例》发布,10月1日起施行》的报道

0 阅读:36
小彭的灿烂

小彭的灿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