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高射炮上船会是什么样的效果?聊聊海天顶系统

白给的老真白 2023-08-21 07:06:11

有位读者发了这么一张图给我:

问的东西也算是冷门:A炮座上的是一门MK-45 Mod.2型127mm舰炮,能不能讲一讲B炮座上这个长得像蘑菇一样的东西。

我寻思着这玩意的确冷门,所以干脆单独为这个“蘑菇”专门开一篇文章。本期就来聊聊这款陆基高炮上舰的典型产品:厄利孔·康特维拉斯公司的海天顶近防武器系统。

陆基高射炮出身的KBB

海天顶这个系统具体怎么样暂且不提,先来讲讲这门极为冷门的机关炮。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苏联给北约成员国们送上了一个不亚于T-64的巨大surprise:

ZSU-23-4型“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作为全世界第一款量产型现代自行高射炮直接给北约来了一个巨大的震撼,直接把北约一票二战高射炮全扫到垃圾堆里面去了。这么优秀的产品北约自然也想仿制,然而2北约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情。

这事情也不算大,那就是对标ZPU-23高射炮的产品:TRW公司的64型25mm机关炮因为没人买,停产了。北约再要找到类似的产品,就只有二战时期的厄利孔20mm高射炮了。嗅到巨大商机的厄利孔公司立马在1969年开始了新型25mm机关炮的研究,为了节省时间,厄利孔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把TRW的64型25mm高炮的图纸和专利技术全部买来,基于这门炮改进出自己的产品。于是在1974年,修改为使用全新25mm弹药的厄利孔KB系列高射炮问世。

TRW的64型25mm机关炮

KB系列机炮基本延续了64型高炮的结构,采用了导气式设计。但采用了一炮两弹的构型,KBA机炮专为陆基炮塔设计,因而采用了北约23×137mm弹,射速为600rpm,发射APDS时的炮口初速达到了1310m/s。而KBB机炮没有考虑炮塔的要求,仅要求和老式厄利孔20mm机炮一样使用三脚架即可,因而从一开始使用的就是装药更猛的25×187mm弹。没有空间限制以后射速达到了800rpm,而在发射APDS时的初速达到了1400m/s。

意大利的SIDAM-25高射炮用的就是KBA

日本的87式侦察车用的也是这玩意

KBB机炮采用了更大的弹药,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给了厄利孔错觉,他们居然产生了用这门机炮替代北约一票步战车用机关炮的想法。然后果不其然就在此后的竞争中完败给了美国的“大毒蛇”30mm机关炮,但不管怎么说,这门炮的底子还是不错的,既然陆地上吃瘪,那就干回老本行,用联装的形式成为近防炮。

长相怪异的海天顶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77年厄利孔开始了海天顶项目。将4门射速800发/分的KBB机炮集成在了一个炮塔内并非难事,但是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近防炮系统就十分考验工程能力了。所以这个项目虽然从1977年立项,但是到了1982年才造出来第一款样机,1985年才具备服役的条件。

1985年正式面向世人的海天顶采用全自动无人炮塔设计,战斗全重3.5吨,最大射速3400发/分,使用弹药为传统的APDS混合HE-I弹链,弹仓内可携带1340发弹药,最大射程2km,可在2.8km的距离上对高亚音速目标展开拦射。这些数据都不出彩,但是架不住海天顶的确有独到的特色和优点。

海天顶系统最大的特色就是那个富有特色的火炮/雷达系统。

由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北约严重缺乏关于苏联下一代超音速战役级反舰导弹的相关性能数据。因而北约基于自己的想象认为:苏联的下一代战役级反舰导弹和各类战术导弹在末端会迅速爬升高度并以一种俯冲轰炸机的形式向军舰甲板下方扎去(实际上他们猜对了,但只猜对了一半),而当时像MK-15“密集阵”这样子的系统最大仰角仅有88°,在面对大角度攻顶的反舰导弹时会存在巨大的射击盲区。所以近防炮需要拥有足够高的仰角,最好是能以过天顶的方式对目标持续射击。

这也造就了海天顶系统独一无二的炮座设计,火炮本身以37°的仰角布置在炮座上,外加上对传统掠海目标和小型快艇的打击需求,这门火炮的俯仰角达到了极为惊人的-14°到127°,在各国现役近防炮中有着最为宽广的射界,全舰不论怎么布置2座海天顶,面对高角度来袭的导弹和炸弹该系统都能保证两门机关炮对同一个目标集火射击。

海天顶的第二个特点则是宽泛的安装性。

相较于需要打穿一层甲板安装的“守门员”和“密集阵”,需要打穿两层甲板才能安装的“卡什坦”。海天顶系统在安装时根本不需要考虑打穿甲板,仅需在甲板上安装一个底座即可,这得益于两点:

其一是相较于需要电机供电,后坐力巨大的加特林机炮,采用导气式设计的KBB机炮后坐力极低。实际使用中根本不需要考虑因为后坐力而导致的精度问题。

其二是火炮本身没有安装任何光电/雷达系统,这使得海天顶在装满弹药以后的战斗全重仅为3.5吨。远低于“守门员”的6.37吨和卡什坦的19.2吨,可以说只要驱护舰的甲板强度过关,海天顶就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安装的。

年轻人不讲武德

1985年问世的海天顶作为一款富有特色的产品的确吸引了很多国家海军的注意,尤其是那低廉的价格更是让很多穷国心动不已(单门炮价格42300美元,整套系统28万美元)。然而,奈何海天顶问世的太晚了,它要拦截的目标,完全是不讲武德一般的存在。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服役的一系列反舰导弹性能得到了公开。让厄利孔没想到的是,哪怕是在苏军体系内最不入流的3M80“白蛉”都有120km的射程和2马赫的突防速度,像1144型核动力巡洋舰、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上携带的3M45“花岗岩”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更是有着2.5马赫以上的突防速度。美国海军自己做过计算,拦截掠海突袭的3M80,“密集阵”只有40-50%的拦截成功率,如果是系统本体发现导弹的情况下,拦截概率会进一步降低到20%。所以别说海天顶了,就算是“密集阵”在良好条件下拦截,其低下的射速也难以拦截这样子的超音速目标。

3M80的确是给全世界来了点小小的苏式震撼

如果说海天顶在拦截这些超音速目标时属于看戏的话,那么其低廉的价格所带来的简陋配置就让很多人无法接受了。

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海天顶系统仅仅是用了一部“海先锋”雷达,这不雷达不仅要承担火控解算,还得负责目标搜索。还记得我在35mm高炮那一期说的啥?这种工作体制的高炮哪怕是20世纪80年代的PLA都极为嫌弃,相较于拥有完善白光/红外/雷达三位一体搜索模式的“守门员”,这种简陋的配置在大国海军眼里简直就是儿戏一般的存在。而更要命的是,为了节约重量,这不雷达并没有安装在炮座上,而是独立安装在舰桥顶部或其他位置,这就导致该系统的集约程度直接变成近防系统里面的倒二。所以在面对“密集阵”和“守门员”时,海天顶几乎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在那个年代,“守门员”系统除了沉了一点以外几乎没啥缺点了

所以海天顶的销量可以说极为惨淡,仅有贪便宜的土耳其为自家的四条MKEO200TN型护卫舰,也就是巴巴托斯级和各类小船安装有这门火炮。至于具体效果如何嘛,反正土耳其海军也没啥特别大的反舰导弹威胁,顶天就是希腊手里的AM-39“飞鱼”和一票AGM-84“鱼叉”了,拦这俩玩意,海天顶又不是不能用。至于这玩意在大国海军眼里是个啥,看看隔壁PLA在96年的操作在美国海军眼里算个啥就知道了啊。

土耳其的巴巴托斯级护卫舰,海天顶位于B炮座和直升机库两侧

机库上方的就是火控/搜索雷达

25 阅读:3941
评论列表
  • 2023-09-21 11:40

    信息不对等的前提下,好多新概念就像押宝一样,不是赢得盆满钵满,就是输得一塌糊涂。

  • 2023-09-26 22:54

    海天顶和梅罗卡,连AK630也不如,两个冷门中的冷门

  • 2023-11-07 10:44

    前几天刚关注的,科普的知识都很硬核[点赞]

  • 2023-08-27 14:30

    貌似密集阵的安装也不需要穿透甲板

    追逐的梦 回复: 白给的老真白
    请你单开一期讲讲密集阵,特别是这种小口径速射炮在面对冷战时期苏联那一票重型超音速反舰弹到底有多大能力。
    白给的老真白 回复:
    某种意义上说,密集阵需要打穿半层,因为和海天顶随便一放相比,密集阵更吃甲板强度。
  • 2023-10-18 20:39

    无人机满天飞,所有舰船都是废铁一堆!

  • 2023-08-21 22:09

    麻烦您再写写西班牙的梅卡罗近防炮!

    习惯孤单 回复:
    差点忘了还有这么个更奇葩玩意
  • 2023-08-28 00:43

    近防炮界的“小趴菜”[墨镜]

  • 2024-01-31 22:29

    96年怎么操作的?

白给的老真白

简介:哪个军宅,车迷不是老二次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