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会无缘无故得胃炎,医生说出了真相:背后有三个原因

丹蓉说健康 2025-04-23 03:01:50

“小刘,你最近胃总是不舒服吗?”那天,快递小哥小刘在门口按门铃。他眉头紧锁,刚想说话,却被同事笑问:“你又打嗝反酸了?可别让胃病找上门!”

小刘忙摆手:“没事没事,就偶尔胃痛、饱胀,说不定是吃坏了肚子。”

可当晚,他一碗面条还没吃完,就突然出剧烈的胃痛,胸口火辣辣的,还伴随恶心。他赶紧打电话给邻居阿姨:“我这胃怎么这么闹心,莫非我得了胃炎?”

恰巧,下班路上碰到一位胃肠科医生,他淡定地说:“人不会无缘无故得胃炎,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今天正好跟你们说清楚。”

最常见的“三大苗头”

病毒与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元凶?

“很多人以为胃炎都是‘吃坏肚子’引起,其实最常见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医生解释,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在胃酸环境中生存的杆菌,它分泌的毒素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炎症。中国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50%成年人感染该菌,若不根治,10年内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显著增加。

药物滥用:止痛药也会“坑”胃

“不少人痛了就随手吃点止痛片、消炎药,以为没什么大碍。”医生摇头道。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破坏胃黏膜自我修复能力。“一项临床研究发现,长期服用NSAIDs的人群,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出40%。”尤其是中老年人,胃黏膜屏障本就薄弱,误用药物更易诱发急性或慢性胃炎。

3. 饮食与生活习惯:不规律、辛辣是“助燃剂”

“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是胃炎的重要推手。”医生继续道:

不定时进食:早餐常常跳过,晚餐吃得太晚或太油腻,导致胃酸分泌节律紊乱。

嗜好辛辣:辣椒、生姜、花椒等虽然能“提神醒脑”,但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

过度饮酒:浓茶、烈酒和碳酸饮料等,都可能破坏胃酸-碱平衡,诱发胃炎症状。一项浙江省人群队列随访显示,不规律饮食者罹患慢性胃炎的风险高出30%,而每日饮酒超30ml白酒者,胃功能损伤更显著。

胃炎并非“无解”,科学康复有妙招

幽门螺杆菌根除,若为阳性,应遵医嘱进行“两联”或“三联”抗菌疗法,确保根治率达80%以上; 完成疗程后,再次复查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确认彻底清除。

规范用药,护胃先行 止痛和消炎药需在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联合服用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或胃黏膜保护剂; 避免长期、大剂量的NSAIDs,必要时可选用对胃更“友好”的药物。

调整饮食与作息 均衡三餐,定时定量;早餐要吃,晚餐宜轻、不宜太晚; 减少高盐、油炸和辛辣食物,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水果; 控制酒精和浓茶摄入,睡前2小时内不饮用刺激性饮料;

健康生活方式 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广场舞; 保持身心放松,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定期体检,4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年做一次胃镜或胃肠超声检查。

胃炎并非偶然,而是感染、药物和不良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老年朋友请牢记:定期筛查幽门螺杆菌、谨慎用药、规范饮食与作息,才能让胃肠重回健康轨道。早了解、早干预,远离胃炎困扰,才能享受更自在的生活。

0 阅读:39
丹蓉说健康

丹蓉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