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从小优秀,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很多差距也在不经意间就产生了
这也让很多家长们感到苦恼,不清楚孩子的差距到底是怎样被拉开的,在成长和培育过程中也常常感到无力
其实,孩子之间的差距是来自多方面形成,包括天赋、环境、教育、态度等四大方面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些差距形成,那对孩子的教育自然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下面我们具体来说说能拉开孩子差距的那些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01
天赋差距
是在于家长如何回应
我们都羡慕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也不得不承认天赋对孩子学习之路的重要性
可如果孩子没有天赋就真的没办法优秀了吗?并不是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赋,只不过这个天赋差距是在于家长如何回应的
那一年,女儿3岁,是一个一见面就停不下嘴巴的小话唠
吃饭会问:“妈妈,为什么橙子皮、和果肉都是橙色,而西瓜皮是绿色、西瓜肉又是红色的呢”
走路会问:“妈妈,你见过白雪公主吗?”
玩玩具会问:“为什么这个玩具要长成这样造型、那个颜色呢”
睡觉会问“我明天可以去找xx小朋友玩,你还可以陪我一起吗”
甚至你上厕所时还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聊天…
一开始,面对女儿的小话唠,我会“嗯”、“好的”、“等会”来回应几句
后来,特别是在忙的时候我会对女儿的话感到烦躁,有时候会打断说“闭嘴,我忙的时候别说个不停”
当我再回忆那个片段,女儿确实被我的不耐烦怒吼声吓住了,无辜的双眼里写满了惊恐害怕
事情过后,我深感内疚,也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听女儿说话”
可过不了多久,但凡是女儿讲话、而我手上又有活儿忙着时,我都会变得不耐烦,总觉得女儿打扰到了我的思考
事实上,这就是拉开孩子天赋差距的一部分,孩子那喋喋不休的小话唠模样,恰好也是他们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活跃期
如果这个阶段我们对孩子不耐烦、甚至嫌孩子话多,那孩子会怎样认为呢?他们只会觉得“爸爸妈妈讨厌我”,至于之前的各种奇思妙想,也会随着你的不耐烦而消失
这就是敷衍和不耐烦的恶果,它摧毁的也是孩子的表达天赋
所以,孩子不优秀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天赋,而是他们的天赋没有被家长当回事,这份天赋差距也是在于父母如何回应
你相信孩子有天赋,他们就有天赋,哪怕是当前没有什么优点,在你的鼓励和引导下孩子的天赋也会慢慢初显
02
环境差距
是在于家庭潜移默化
有人说,孩子最好的“补习班”是家庭和父母
能拉开孩子差距的,也是来自家庭和父母的潜移默化影响
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从小就优秀的孩子背后,基本上都有一个能把孩子从舒适区唤醒的家庭
特别佩服一位学霸妈妈,她女儿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名列前茅
刚开始,我和所有的爸爸妈妈一样,都觉得学霸之所以会成为学霸,那是因为人家本身就有着学习天赋
事实上,学霸的背后是少不了家庭氛围和家长付出的影响
这位学霸女孩就是如此
一次期中成绩出炉后,老师要求学生们把试卷拿回家签字
考了99分的女孩,又是班里测试的第一名
她的试卷拿回家后,妈妈不仅签上了秀气的名字,还在试卷的空白处认真地写了一段评语:
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和耐心指导,孩子目前的基础还算可以,但仍然缺乏总结错题能力,还望和老师一起让孩子更上一层楼”
孩子呢,也在妈妈的评语旁边写下了反思:“没认真读题,下次一定认真”
这样的试卷反馈,给人的感觉就是“足够重视”,妈妈在试卷上写下的评语,体现的也是她认真陪伴孩子的足迹
再看看班上那些没有签字的孩子,当老师问及原因时,很多学生都回答:“我爸妈说他们已经看过试卷了”
这里就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庄稼浇不浇水,最后都会长大,只不过是收成不一样”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不重视孩子的错题总结、别的父母会重视,你不关注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别的父母会关注
这就是拉开差距的地方
再说说老师让学生把试卷带回家签字,本意也是为了总结经验、促进交流与陪伴
就像幼儿园孩子带回家的手工作业,根本就没有几个娃能单独完成,他们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
而这份帮助呢,恰恰是为亲子关系提供互动环节
如果你把孩子的作业当成参赛作品去要求,那最终的结果无非是家长上手完成、孩子不劳而获,父母和孩子也失去了一次难得的亲子互动机会
所以,女儿上幼儿园带回来的手工作业,我从来都是只打下手,最后她拿着奇形怪状的作品去学校,反而自我感良好地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最有创意的”
这就是家庭环境、和父母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力,你让孩子觉得他们是有创造力的,他们才会在未来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03
教育差距
是在于让孩子跳出舒适圈
同样一所学校,同样一个班级,又是同样一个老师去教学,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出色、有的却不学无术呢
佷明显,这和学校、班级、乃至老师的关系并不大
还有些家长认为:“私底下跟老师处好关系,孩子就能在学校受到特殊照顾”
事实上,孩子的真正优秀是在于他们本身,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孩子,老师也是一样
我认识一位妈妈,已经离了三次婚,到了第四段婚姻时才慢慢醒悟,她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之前婚姻里抛弃的孩子
为了弥补,就把所有的爱与亏欠都弥补在第四段婚姻所生的女儿身上
上幼儿园时,专门斥巨资把孩子送到有亲戚当幼师的贵族学校
上小学时,主动表现自己成为家委会成员,逢年过节还向老师送礼物、请吃饭
本以为前方的路已经帮孩子铺平,孩子学习起来就畅通无阻、怎么也得是优秀生水平吧
可从小到大什么都不用操心的女孩,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风吹不晒的舒适感
而孩子的成长呢?最好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没有人会一直待在舒适圈里不动,也没有父母能一直保护着孩子
对于一个迟早都会长大的孩子,真正懂教育的家长都会让孩子经历先苦后甜的成长历练
例子中的妈妈就缺乏了这样的认知,她觉得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就能取得优秀,可这种大好光景又有几年呢
大概从女孩上三年级开始吧,带班老师一年更换一次,再加上女孩本身就舒适圈待惯了,老师随便的一句批评提醒就让她觉得受不了
孩子因为受不了批评而厌学,或许你觉得老师太严厉了,可这个老师不批评,不代表下一个老师也会不批评
就像你现在舍不得教育孩子,将来社会替你狠狠教育
而孩子身上有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让孩子待在舒适圈里自欺欺人
你能在孩子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改变现状的前进力量,这也是拉开差距的一大影响力
所以,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考验的不仅仅是孩子自己,还有父母正确看待孩子成长的有爱有谋慧眼
04
态度差距
是家长和孩子间的互动
不知道大家相不相信,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除了学习天赋、家庭环境、和舒适圈之外,还有来自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
有这样一位爸爸,他很有本事,每年在外边都要挣很多钱
本以为多打拼几年就可以回家躺平,好好陪儿子长大
可当爸爸赚够钱回家后才发现,他的儿子在外面打架斗殴不说,每天还想起办法逃避上学
看着自甘堕落的儿子,爸爸很想管,可根本就管不住
为了帮助儿子迷途知返,爸爸试过了很多方法、也四处打听了育儿经
听到邻村有位妈妈很会教育,养出来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时,爸爸赶紧驱车前行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爸爸带着儿子到达目的地后,直接掏出一张卡递给那位妈妈
然后还胜券在握地说“只要你能帮我把孩子改造好,钱不是问题”
看着有些傲慢的爸爸,妈妈瞬间好感全无,本来还打算分享一些育儿经验,直接就被糟糕的情绪堵着不想说话
后来,经过亲朋好友的一番解释,虽然误会是解除了,但那位妈妈还是没有当接锅侠
她认为: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当父母的职责,想要把孩子改造好,也需要父母的亲自教育和陪伴,如果你只是花钱让别人教育,那孩子潜意识和父母构成的关系也会是金钱联系,不想孩子以后除了要钱找你、平时就玩失踪,从现在开始就要增加和孩子之间的互动”
深以为然
父母是否足够重视孩子的感觉,会影响孩子的态度
父母有没有和孩子经常互动,也影响着孩子愿不愿意跟你分享
正所谓,改变孩子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孩子的态度源自于父母的态度,孩子的习惯也少不了父母付出心力的差距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把一个养废的孩子改造好,那就暂时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先腾出一天时间去用心陪伴孩子
然后,在这一天里你们不谈学习、也不谈习惯与否,当你把自己也想象成一个孩子去陪娃玩耍打闹,也就能看到很多平时不能理解的事情
孩子对学习不上心,也只是他们贪玩而已,并不代表孩子就是比别人笨、比别人傻
想通了这一段,你对孩子的认知自然就有所改变了,看待孩子的情绪也没有那么焦躁
所以,没有什么是了解通往不了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是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
你对孩子用心陪伴、耐心改变,孩子自然会慢慢受教,如果你对孩子失望不管,那孩子也会越来越堕落
那么,关于孩子的差距到底是怎样被拉开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