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美食佳肴愈来愈多了起来。谁曾想,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烂大街”的食物,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高不可攀的珍品,价格更是从“白菜价”一路高涨。
今天,早班就和大家盘点一下5种曾白菜价的食物。

这第一种摇身一变的食物就是猪蹄。相较于干巴骨硬的猪蹄,在过去,人们更喜欢吃香喷喷、肥嫩嫩的猪肉。
另外,猪蹄“难吃”“难搞”,就更没有人看得上了。猪蹄外表是坚硬的角质,里侧的结构十分曲折幽深,在这些犹如岩石一般的缝隙中,长着不少的猪毛,也积攒着细菌、污垢,甚至是猪圈排泄物等脏东西。

因此,要把猪蹄处理干净,是十分费时,且“吃力不讨好”的。有这个功夫,猪身都被解剖上几回了。种种条件,使得猪蹄的售价十分低廉,仅需三四毛钱,就能够买上满满的一斤。
当时,人们为生计疲于奔走,没有那么多时间将猪蹄烹煮出花来。所烧出来的猪蹄也不像现在那么好吃,人们的要求就是能够果腹就足以。

国民生活水平提升之后,人们有了更充足的时间研究“吃”。曾经被人“看扁”的猪蹄也以新奇的方式走入人们的视野。在各种料汁的加成,以及烹饪手法的迭代下,猪蹄已经精致到不能再精致了。

大火炖上一锅猪蹄,直至香软糯烂,再用碎花生、卤汁、香菜、冰糖、醋等佐料入味,冷藏,就可以得到一锅酸甜可口的卤猪蹄。
除了这个做法,市面上还迎合了更多食客、消费者的口味,制作出不同风味,不同规格的猪蹄菜肴。这些由猪蹄做成的美味,不仅可当硬菜,还可当下酒菜,甚至零嘴等。

原本食之无味的猪蹄一下子成为新时代消费市场的头筹,身价也水涨船高,甚至超过了猪肉。尤其是是在大城市猪蹄的价格更贵,在一些大规模的超市、生鲜市场中,仅一个鲜猪蹄就能够卖出40元至80元的高价。

第二种打了个漂亮翻身仗的食物就是毛肚。毛肚取于牛4个胃中的瓣胃。牛是一种典型的反刍动物,进入牛胃中的草料营养会被反复吸收。瓣胃内部十分特殊,呈现沟壑曲折的“百叶”结构,这都是为了更好地吸收有机营养演化而来的。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毛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下层”的食物。无论毛肚做成什么样式,由毛肚做成的菜肴,大概率是不会被端上经济水平好的家庭的餐桌。
因此,毛肚在当时的售价极低。但是,由于毛肚富有嚼劲,适合拿来当下酒菜,且价格很低,很受船工、劳工、车夫等靠“卖力气”讨生活的人喜爱。

进入新时代之后,毛肚的价值越来越被挖掘,甚至成为了“地域经典美食”。重庆人喜欢涮火锅,毛肚火锅成为火锅中经典的菜品之一。一片一片地涮格外有滋味。因此,毛肚就以这种新奇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并获得了新时代食客的喜爱。

有了市场之后,毛肚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了起来。在一些老牌的火锅店中,一盘薄薄的毛肚片,就能卖出四五十块钱的高价。在生鲜市场中,一斤新鲜毛肚的价格也能达到70元至80元一斤。但作为热辣火锅的“灵魂”,真是“无毛肚不欢”,现在毛肚的价格仍旧保持上涨趋势。

第三种食物就是鸡爪,鸡爪堪称时代赢家。满街满巷都是由鸡爪做成的各种中高档零食、卤制品。在品牌的加持之下,鸡爪成为高档卤制品、酸甜零嘴的大头。那一口香甜酸爽的风味,征服了全中国无数男女老少。

将鸡爪当成餐后固定零嘴的家庭不在少数,人们对于鸡爪,没有最爱只有更爱!但在以前,鸡爪和毛肚一样,都是“不入流”的食材,它们价格很低,默默无闻,鲜少有人对它们感兴趣。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鸡爪也“得道升天”了起来,总体价格一直在飙涨。但在这飙涨的价格中,也分为不少的等级。
比如,超市卖的鲜鸡爪一斤约在30元至50元左右。而卤肉卤菜店的成品鸡爪,一斤的价格直逼60元至80元。鸡爪中的“战斗机”无骨鸡爪的价格更高。小小的鸡爪,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皮皮虾有很多民间俗称,比如撒尿虾、虾狗弹、虾皮弹虫等。由于其身型略微扁平,且尾部较大的原因,人们也将其称为“官帽虾”。皮皮虾迎合了现代年轻人猎奇的口味。
虽然,它们外壳坚硬难剥,且容易弄伤人类的手指、口唇等。但架不住年轻人的青睐。

皮皮虾在过去被人们认为是不值钱的“杂虾”,渔民不慎捕捞上岸之后,甚至还会嫌弃地将其重新扔回海中,或者免费送人。
哪知今日的皮皮虾如此豪气,在餐馆或者夜市,随便一两盘皮皮虾的价格都要上百元。另外,皮皮虾虽然难剥,但是肉质却十分鲜嫩,因此,它们的市场售价也在与日俱增。

最后一个“翻身”的食材就是海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海胆还只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海洋动物。即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再不好,也很少有人将其当作食物。没想到进入现代之后,海胆从籍籍无名,摇身一变成为高档餐厅的高级海产品。

过去没人稀罕的海胆,现在动辄售价一斤七八十元。在高档餐厅,海胆甚至卖出了一斤400元的高价。从侧面看,海胆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标志。但其实,海胆只是一种棘皮动物,而外表长得比较稀奇罢了。

除了上述的5种食物,打了漂亮翻身仗的食材还不在少数,比如猪尾巴、小龙虾、大闸蟹等,果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