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初,韦绍兰发现自己怀孕了,立刻将消息告诉丈夫。夫妻两人因此十分高兴,赶忙去找村里的大夫帮忙确认,当他们听到大夫的话后,如同遭了晴天霹雳,刚才所有的喜悦顿时烟消云散,呆若木鸡的韦绍兰目光茫然的对大夫说了一句话:“帮我做一个流产吧!”
为何夫妻俩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快?刚刚还激动不已,现在却要做流产?这件事儿还要从几个月前说起。
侵华日军1944年冬天,侵华日军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但对村子的扫荡次数却越来越频繁。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也是残忍的日寇最后的疯狂。
这么多年来,韦绍兰对日军的侵扰已经习惯了,村民们也都逐渐掌握了日寇的劫掠习惯,每次在他们到来之前,都会有放哨的村民回来通知村里人,提前进入村子后面隐蔽处建的避难所。
日军每次进村,发现村子里空空荡荡,便会开始到各个家里搜索物资。有时候也会尝试搜索村民们的藏身之所,但不会发动那种大面积的搜查,最后不了了之。这一天,日寇又来扫荡了,韦绍兰跟着丈夫藏到避难所里,等了一阵就有人过来传话,“鬼子离开了,大家回家吧。”
韦绍兰和往常一样跟着丈夫往家里走,一直到村口都没有出现异常,原本以为这次扫荡就这样过去了,韦绍兰却没想到,自己前脚刚进屋子里,外面就传来了一阵嘈杂声和枪声。
原来,狡猾的日寇这次并未走远,而是潜伏在村子附近,等村民们回村以后又杀了回来,村民们再想逃跑已经来不及了。韦绍兰那时候很年轻,刚刚生下的女儿才几个月大,被日本鬼子发现以后,立刻就将她抓了起来。
韦绍兰素来知晓日军的残暴,自然不敢反抗,被推搡时只能紧紧护住怀里的女婴,一路被押送到一处日军的营地。随后,韦绍兰等几个年轻女子被单独带到一个破烂房子处,她在里面见到了赤裸身体的女性同胞,身体上满是淤青,见有人进来急忙缩进墙角,浑身颤抖不敢抬头。
韦绍兰后来才知道,这里叫“慰安所”,被抓到这里的女人称为“慰安妇”。当她得知慰安妇将会经历什么时害怕极了,却因为考虑到女儿,决定咬牙活下去。三个月的时间里,韦绍兰饱受折磨,精神长期处于崩溃的边缘,却因为女儿而坚持下来,保持着强烈的求生欲。
由于韦绍兰为了保护女儿,又有较强的求生欲,她的表现比较顺从,逐渐令这些禽兽不如的日寇对她放松了戒心。
三个月以后,韦绍兰在日寇看守疏忽之际,果断带着自己的女儿逃了出去,遗憾的是,她一路上风餐露宿,回到家与丈夫团圆时,女儿已经夭折了,韦绍兰痛不欲生,幸好丈夫此时给了她很大的安慰,这才让她逐渐从女儿夭折的悲痛中逐渐走了出来。
痛苦的决定此后,韦绍兰和丈夫回归了正常的生活,直到一个多月以后,韦绍兰突然频繁表现出怀孕的迹象。这种情况出现令夫妻二人很高兴,因为他们都还年轻,想再要一个孩子,如今终于如愿以偿,自然让他们夫妻欣喜不已。
为了不闹乌龙,两人决定去找村里的大夫确定一下,就发生了前文提到的一幕。他们之所以性情大变,是因为大夫告诉他们,韦绍兰确实是怀孕了,而且已经怀孕几个月了。韦绍兰当时回家才一个多月而已,怀孕几个月的消息,意味着韦绍兰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丈夫的,而是那些禽兽不如的侵华日军的!
韦绍兰痛恨这些禽兽不如的日寇,这才毫不犹豫的告诉大夫给她做人流,她不想要这个孩子。对于韦绍兰的决定,丈夫是支持的,但大夫接下来的一句话,又让韦绍兰改变了主意,大夫告诉她:“如果你这次做流产,可能这辈子都不能要孩子了!”
此前如遭雷击的韦绍兰,听到大夫的话,再次被震惊!一个女人不能做母亲,这对韦绍兰的打击实在太大,刚才还坚决要做流产的韦绍兰,一下子就犹豫起来,权衡之下决定忍辱生下这个孩子。
韦绍兰对生孩子做母亲的追求是可以理解的,但她的这个决定,丈夫却无法接受,从此以后和她的关系冷淡起来。韦绍兰是一个要强的女人,生下孩子以后,一个人承担起照顾孩子的全部,由于丈夫不喜欢这个孩子,甚至连名字都不愿意给他起。
最后,还是韦绍兰问了一些人,这才学来几个字,给孩子起名叫罗善学。罗善学自出生之日起,就饱受身边人的厌恶,包括自己的父亲。这件事逐渐在村子里传开,村子里的孩子因此也都知道了这件事,他们每次见到罗善学都会齐声大叫“日本人、日本人……”
罗善学年纪虽然小,但也逐渐明白了小伙伴们对他的排挤,从此以后与母亲相依为命,因为他只有与母亲在一起时,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罗善学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背负起“侵华日军后代”的骂名,有时候罗善学不理解,就会真诚的问母亲:“爸爸为什么讨厌我?”
孩子懂什么呢?韦绍兰又怎么向孩子解释呢?每次遇到这个问题,韦绍兰也只能苦涩一笑,模棱两可地摇头,最后不了了之。
罗善学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得不到答案,长大后总算明白了怎么回事儿,一开始他心里对母亲有怨气,后来明白了,母亲又何尝不是背负着“慰安妇”的压力,吃了无数苦头,这才将他养大。
韦绍兰母子二人,这一生都非常不容易,也都想过轻生,却被人发现又救了回来。2012年参与拍摄纪录片《三十二》时,韦绍兰已经92岁,她告诉导演郭柯,“苦的苦,想到的没人比我更苦了!”
这个纪录片拍摄时,之所以取名《三十二》,是因为全中国当时仅剩下32位“慰安妇”幸存者。她们有着一样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一样承受着精神重担,更是侵华日军当年犯下罪行的证人!
随着时间推移,韦绍兰和罗善学相继离世,“慰安妇”幸存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少。不远的将来,“慰安妇”幸存者们一定会全部离开这个世界,但侵华日军的罪行,却永远都会被记住。遗憾的是,韦绍兰老人一生都没能等到日本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