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除了读诸子百家,也听了不少曾老的讲座。
读书时,感受到的是“大脑升级”的快乐,而听完曾教授的讲座,感受到的是“活法升级”的快乐。
曾老的许多观点,拿到生活中直接能用,而且受益无穷。
1、 五官是可以分类的
跟自己的五官相处了多年,从来没觉得五官还可以分类,直到听到曾老下面这段话(大意):
“眼睛和嘴巴是可以管得住的,看不惯就不看,不想说的话就不说。
但耳朵是管不住的,耳朵没有办法过滤好坏话。脑子(思路)也管不住,你越是不要想,它越是想得多。而鼻子是不必管的。
所以我们有两样管得住,两们管不住,一样不必管,这是很巧妙的安排。”这段话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修行思路。
既然眼睛和嘴巴能够管得住,那就先管这两个:眼睛先对别人散发善意,嘴巴先讲对他人有利的话。
也让我忽然明白了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厉害。
孔子这是管住了平常人很难管得住的念头啊!
2、 “修”的三个境界
据曾老的分类,“修”有三个境界——修养、修行、修道。
修养是“修”的第一个层次,不侵犯别人就是有修养。
修行是第二个层次,除了不侵犯别人之外,还要为众生服务,有利他的心。
而修道,是极少数人有机缘做的事。
那,修道是修什么呢?
我个人的理解,是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把普通人看不懂的“天垂象”(自然展示给人的征象)解释给普通人听。
修“生无忧,死无惧”,修六根清净,修无我……
从古到今的许多大家,都属于这一类,老子、孔子、张良、孔明、刘伯温、王阳明……
有了这个分类,我们很容易知道自己到底修到了哪个层次。
3、 看不见的手
“如果你不相信看不见的东西,你对看得见的东西,也永远是一知半解。”
曾老在各种讲座中,屡次提到这个观点。
普通人只相信看得见的人、事、物。
事实上,有阴就有阳。就看得见的,就有看不见的。
我们非常相信我们的五官,五官却经常骗我们,五官接触的都是看得见的部分。
我们很难相信第六感,第六感却是最诚实的,第六感就是看不见的部分。
《易经》讲:阴阳易之门;《道德经》讲:有无道之门。
不相信“无”,也就很难进入天道、地道、人道等各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