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离休后的郭汝瑰赴京找张震,话说一半被打断:我全力支持你

半青说历史 2023-12-06 09:58:21

1990年的一天,国防大学校长张震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起初张震并未在意,但是当他得知这位访客就是郭汝瑰时,便再也坐不住了,连忙亲自出门迎接。

但见郭汝瑰衣着朴素地站立在门前,头发虽已花白,但精神尚佳,此刻正面带微笑地望着张震。

张震一步上前,拉住郭汝瑰的手,感叹道:“是什么风把您吹到北京来的?”

郭汝瑰笑道:“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退休以后我计划想写一本回忆录,同时也想将我所亲身经历过的抗日战事做一个总结,无奈资金有限……”

“您不用再说了!”张震果断地打断了郭汝瑰刚说一半的话,斩钉截铁地说道:“资金的事您不用担心,我全力支持,您只管放心去写就好了!”

依照当时郭汝瑰的身份而言,他只是一名由国民党投诚而来的普通中共党员而已,为何他的回忆录会如此牵动张震的心?甚至不惜由国家出资帮他完成?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拨开历史的烟云,去走进郭汝瑰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军界精英斗志昂

郭汝瑰原名郭如桂,于1907年出生于四川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没落秀才。

因为科举制度的废除,其父永远地失去了一朝中举的机会,醉心于“蟾宫折桂”的他,遂给长子起名为郭如桂,聊做安慰。

1919年,12岁的郭汝瑰随父前往成都,就读于当地的一所中学。

由于当时正处于“五四”文化运动期间,在先进的文化思潮影响下,郭汝瑰接受到最初的启蒙教育,内心中开始对理想的社会主义有了懵懂的憧憬。

1925年,受救亡图存思想影响,郭汝瑰放弃了继续求学的计划,在堂兄郭汝栋的协助之下成功考入黄埔军校,从而踏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为表决心,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汝瑰”,正式开始了其职业军人的生涯。

由于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多为共产党员,这就使得身为学生的郭汝瑰有了更多机会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思想,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广泛阅读了李达编著的《马克思》等进步书刊,对于共产党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郭汝瑰等人被迫提前毕业,残酷的现实也让他看清了国民党的本质,他心中的天平开始倒向共产党一方。

回到四川以后,郭汝瑰暂时留在了堂兄的部队之中,在那段时间里,他做了大量的宣传革命思想的工作,并于1928年5月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但是由于当时革命斗争形势极为恶劣,刚刚加入共产的郭汝瑰不幸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无奈之下只得顺从堂兄的安排前往日本求学。

1931年,“九一八”的炮火声惊醒了郭汝瑰的爱国之梦,他同一大批爱国青年一起愤然放弃了日本的学业,选择回到祖国,与亿万同胞一起共赴国难。

回国后的郭汝瑰在堂兄的帮助下进入陆军学校学习,他利用三年时间勤学苦练,不仅熟练地掌握了陆军作战的各类知识,还自修日文、德文,使自己成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军事人才。

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郭汝瑰也终于有了到战场上浴血杀敌的机会,从华北抗战到淞沪会战,他将自己的平生所学全部应用于对敌作战致中,凭着一腔爱国热忱,让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成为赫赫有名的抗日战将。

俗话说,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郭汝瑰的军事才华很快便得到了国民党上层领导的赏识并对他委以重任,在接下来的武汉会战中,他审时度势,制定出周密的作战计划,成功扭转了战事。

正是基于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表现,郭汝瑰的身份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不再是默默无闻的陆军教官,而是可以接触到国民党政权上层的冉冉新星,不久,他便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亲自任命他为“中央训练团”副大队长。

从此以后,郭汝瑰在国民党阵营中平步青云,成为大家眼中的一位斗志昂扬的“军界精英”。

深入虎穴立奇功

尽管凭借着杰出的军事才,郭汝瑰成功荣获蒋介石的器重,从而顺利进入到国民党中枢管理阶层,但此时的他却并不开心。

在亲眼目睹了国民党上层集团的贪婪腐败的丑相之后,郭汝瑰对于自己所身处的集团感到由衷的失望和厌恶,他越来越想念当初与中共相处的那段时光。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几经周折之后,郭汝瑰居然如愿地与中共党组织重新取得了联系,这让他大喜过望,当即便向中共驻重庆代表董必武表达了想要继续跟党走的决心。

面对郭汝瑰的一片赤诚,董必武也是大为感动,但是他却没有同意郭汝瑰想要立即恢复党籍的请求,而是建议他继续留在国民党军界,秘密潜伏,在关键时刻向党提供重要情报。

郭汝瑰是何等聪明之人,他立时便明白了党中央的良苦用心,欣然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卧底于虎穴之中,运筹在千里之外。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共内战随即拉开序幕,国民党一方自恃兵多粮足,根本就没把中共放在眼里,决心采取速战速决的方案将中共一举歼灭。

与此同时,国民党内部各派系间也因自身利益问题而斗争不断,趁此乱世,郭汝瑰成功获得蒋介石的信任,被任命为国防部作战厅厅长,明面上是为国民党政府出谋划策,可暗地里他却是源源不断地将蒋介石在机密作战会议上的军事行动计划和作战方案悉数转交到中国共产党的手中。

正是得益于这些准确无误的军事情报,党组织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到国民党的动向,从而提前做好打算,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还在双方对峙中占尽先机,毫不夸张的说,在解放战争时期,郭汝瑰虽不在前线作战,但却是立下了奇功无数。

孟良崮战役之前,郭汝瑰及时把全部装备美军器械的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参战信息送出去,使得华北野战军据此迅速调整作战计划,将攻击目标锁定在张灵甫率领王牌军队上,以擒贼先擒王的气势成功扭转整个华东战局。

而在接下来的淮海战役中,郭汝瑰不仅在决战前将国民党作战方案秘密地交至我党手中,他还巧妙地利用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矛盾,诱使蒋介石三变决心,直接推动了人民解放军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

三大战役结束后,一心想要回归共产党的郭汝瑰再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却不想又一次遭到了拒绝,在当时的形势下,党中央认为郭汝瑰应继续留在国民党,并指示他寻找机会前往大西南地区,为那里的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说来也巧,没过多久,郭汝瑰便接到了蒋介石的最新任命,让他以七十二军军长的身份率兵赶往四川。

1949年12月,随着解放军开始向四川进军,郭汝瑰率领全军发动起义,直接破坏了蒋介石固守大西南的计划,为解放大西南立了奇功。

这样的结局让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始料未及,也让他的昔日同僚们大呼上当,对于他的愤恨之情几乎弥漫在每一位国民党人的心间。

著书留世传芳古

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汝瑰以国民党投诚将领的身份回归,被任命为川南行署交通厅长。

1950年,南京军事学院向郭汝瑰发来邀请,他欣然应允,当即辞去了交通厅长的职务,孤身前往南京军事学院任教,这一待便是二十年。

直到1970年,南京军事学院撤销建制,年过花甲的郭汝瑰才重新回到四川定居。

由于其在革命时期身份特殊,又加之敢于直言,在接下来的几场运动中,郭汝瑰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打击,可谓是历经磨难,但所幸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折磨。

1980年4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新走出黑影的郭汝瑰仍旧不忘初心,主动给党组织写信,并在信中详尽讲述了自己的革命历程,诚挚地请求党组织准许他的入党申请。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次,郭汝瑰的入党申请得到了党组织的许可,萦绕在心间大半辈子的愿望终于达成了。

退休后的郭汝瑰依然闲不住,他不仅主动来到重庆警备区做起了免费的英语教师,还参与组织民兵演习,甚至亲自带领着他们徒步爬山,完全不像是一个已年近80的老人。

可是,郭汝瑰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他还在谋划着一件大事,那就是写回忆录,他觉得自己所经历的那个年代有太多的要事、大事需要记录下来,而他也有责任去还原历史的真相。

为了实现这一夙愿,郭汝瑰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但是却还是面临着资金不够的难题,怎么办?老人家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1990年的一天,郭汝瑰收拾起行囊,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

在北京,郭汝瑰如愿见到了时任国防大学校长的张震,一见面,他便开诚布公地表明了来意,本以为张震会对此有些犹豫,却没想到他想都没想就应承了下来。

张震拉着郭汝瑰的手,斩钉截铁地说道:“您的回忆录太具有价值了,我全力支持!资金的事不要担心,一切都交由我来办理吧!”

解决了最大的难题,郭汝瑰高兴地返回了四川,开始潜心静气地写作。

最终,郭汝瑰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著作完成了《中国军事史》和《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两部军事著作,填补了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空白;此外,他还写成一部近四十万字的《郭汝瑰回忆录》,为自己、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忆。

结语:

污淖守廉节,谲计出贞心,郭汝瑰十八年潜伏在敌营之中,以一己之力成功传递出无数重要情报,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郭汝瑰将军是我党在隐蔽斗争史上的一位功勋卓著的无名英雄,他的勇气令人钦佩,他的功绩值得铭记!

2 阅读:503

半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