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科举很难中所周知,那具体有多难呢?
明代最基础的教育是蒙学,8到15岁的孩童都可以入学。
蒙学有社学、义学、私学、族学等等之分。朱元璋因为重视教育,所以大量建设社学。一般100户就建立一所社学,甚至50户都可以建。如此密集的社学,让明代的教育事业远超唐宋诸代。
社学当然是要收费的,比如李自成就上过一段时间的学,他父亲是养马的,日子比普通农户要稍微好一些。但后面也无力供养,李自成辍学。
如果没钱,还可以去义学,当然这得看运气,不是每地都有。义学大多为缙绅所建,不要钱就可以入学。缙绅之所以花钱建免费学校,一则是为了名声,二则是投资。如果自己办的学校出了一个举人,那可不得了,回报丰厚,举人一般也可以做到六七品的官职。所以学子如果成绩太差,会很快就被劝退。
如果家里有钱,那可以自己请老师,那就是私学,一个家族办一个学校供家族孩子读书,那就是族学。
蒙学到了10岁就可以去参加童生考试了。
但参加考试需要找人具保,也就是担保,保证你没有冒籍,没有犯罪,没有在守孝期间,也不是出生于娼优之家。具保的人必须要是廪生才可以,一个普通的县的廪生不会太多,但县令(一般都是举人或者进士)、县学的教谕肯定是,所以你去找他们没错。但你一个穷书生人家是不给你具保的,因为出了问题,乌纱帽都保不住。所以具保都是要花钱的,而且要花不少钱。
好了,成功具保之后,就可以去参加童生考试了,童生的录取率大概在1%到7%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录取率越低,到了天启时期,已经低于2%了。
图片源于李兵、李志明《明代童试及生员中举率再探》02
童生考上之后就可以去县学上学,也就成了生员,生员也是分等级的,有廪生、增广生、附学生。廪生和增广生,朝廷会给钱,保证不饿死。附生就没任何待遇,学费,吃喝拉撒全靠自己。
读书是很花钱的,一些有钱人也会资助一些优秀的学子,比如崇祯时期的状元刘理顺原本是个穷光蛋,有个有钱人支持他29年的所有开支,供他科举,不然他肯定支撑不到最后。
进了县学,还得考州学,考上州学还要考府学。进了府学,每年还有岁考,由当地的一把手负责,考完了分为六等,最后一等还要被淘汰。
然后,三年一次的科考就开始了,这个由朝廷派遣下来的御史担任提学官,一般的录取率率在0.2%到5%之间。全国大约有60万生员,虽然不是每名学子都参加科考,但是数量肯定超过40万。这么多人竞争,竞争的激烈程度可以想象。所以,有很多人终生都是一名童生,60岁的童生还在参加科考的情况十分常见。
科考是在府举行,大多学子都需要长途跋涉,这又是一笔费用,按照常规配置是每名学子一匹马或者骡子,这样的牲畜,加一名仆人,如果请不起,那就不用去了,几百里翻山越岭带着书和衣物等,根本到不了。因为费用放弃科考的学子比比皆是。
考场上的环境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什么下雨漏水,卷子打湿;一个学子在号子里面上厕所,旁边所有人共享气味;甚至出现火灾,烧死几十名考生的事情也是发生过的。
科考如果没有考过,还有一次遗才考试,顾名思义,就是搜集被遗落的人才,算是给考生又一次机会。
03
如果能够幸运过关,恭喜你,你可以参加乡试了。乡试3年一考,录取率依然很低,嘉靖到万历早期,基本就是在3%左右徘徊。到了万历末期,那基本就在2%左右了。
图片来源于郭文安《明代乡试录取率考述》如果能够被录取,那就是举人了,范进中举,就是考中了举人。举人能够做到县令这样的七品官员,甚至更高。但举人一般做不了高官,有明一代,举人做到尚书的仅仅几人而已,比如明末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这还是崇祯因为杀人太多,官员不够的情况下。
乡试过了,就需要到京城去参加会试,会试如果高中,那恭喜你,出人头地了。明朝每科能够通过会试的学子大概在300名左右,考虑到三年一考,这点人数实在有点少。
接着就在京城等着参加殿试。殿试的核心目的就是皇帝出来奖励这些学子,确定状元人选。参加殿试的学子,一般都是进士,只是分为三等而已。
考中状元当然是很难的,有多难呢?明朝文官权力最大的是内阁首辅,有明一代有164名首辅,但却只有89名状元,也就是说考中状元比当上首辅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