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只有三人成功活了下来,并且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这三人便是蜀国的刘备、魏国的曹操、吴国的孙权。
他们能在战乱之中活下来,除了靠自己的气运之外,身边必然是猛将如云,手下的人越多,底气才越足。
虽然他们手下有很多猛将,但是这世间人无完人,也并不是每个猛将都完美无缺。
这所有的武将中,没有什么明显缺点,可称完美武将的只有三个人,而且是三方势力各占一个。
这三位完美武将都是谁?他们当真没有缺点吗?
长坂坡战神蜀汉最厉害的名将,自然少不了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后来还有魏延、姜维等人,其中最完美的当属赵云。
在五虎将之中,关羽和张飞两人虽然武艺十分高强,但是却有一个性格缺陷,也可以说是一些习惯或者“执念”。
《三国志》中对二人的点评是:“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也是后来导致他们死亡的直接原因。
关羽没有跟刘备之前,因为看不惯家乡的官员,将他打死后逃离了故乡,因此关羽对于这些所谓的“上层人士”十分不屑,但是他对于底层的士卒十分优待。
后来关羽留守荆州时,对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个士大夫十分轻慢,甚至还扬言要回去杀了他们。
结果逼得这两人不战而降,将荆州两座城池拱手让出,让东吴捡了大便宜,这也是后来关羽败走麦城被杀的主要原因。因此,关羽不可称完美名将。
张飞也是如此,他是地主出身,比较尊敬那些士大夫,而对于底层的士卒就不太重视了,甚至可以说张飞有些看不起这些普通士兵。这也就导致张飞最终死在自己士兵的手里。
剩下的黄忠虽然也不错,但是他毕竟已经年老;尽管马超的武学造诣极高,但是马超过于鲁莽,而且早逝,不可称完美。
后期的魏延也算是蜀汉最强的名将了,但是他过于“狂”,在诸葛亮死后不服任何人,因此他也不完美。而姜维一心北伐,不能顾全大局,也有瑕疵。
因此唯独赵云可称完美,不仅武力值是顶尖的,而且忠心不二。自从与刘备交心之后,他便愿意一辈子为蜀汉效力。
虽然赵云忠于刘备,能为了阿斗“七进七出”,但是他的忠还不是愚忠。当刘备要做错事时,赵云还能及时站出来阻止,这是很多人都办不到的。因此,赵云可称完美名将。
宛城杀神在魏国曹操的手下,猛将也是不少。为了对应蜀汉五虎将,曹魏也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除此之外的名将还有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许褚、典韦虎贲双雄,还有他的曹氏一门:曹彰、曹真、曹洪、曹仁、曹休、曹纯等。
虽然曹操手下的武将众多,但是这些人的毛病也不少。张辽原是吕布手下,后投降于曹操,出身有问题。
乐进虽然颇有战果,但无论是在《三国志》,还有《三国演义》中,对于此人的描述都很少,因此真实性存疑。
于禁倒也是曹操手下的一员悍将,但是可惜投降于关羽,丢了名节。
张郃虽然懂得变通,但是武力值不太够,更偏向于一名智将,可惜最终被司马懿给害死了。
徐晃战功赫赫,但是治军过于严苛,令军中将士不得休养,到头来总会出事。
曹操家族里的这些名将都挺厉害,但是却没有一人可称完美。
而在曹操手下可称完美的,只有“古之恶来”典韦。与典韦并称“虎贲双雄”的许褚,经常酗酒,虽然没有惹出过什么大事,但是也只是运气好。
而且许褚过于鲁莽易怒,人称“虎痴”,从他斩杀许攸这事就能看出来。
曹操虽然确实想杀许攸,但是也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样杀。
如果当时典韦还在的话,没准就能拦住许褚了。当初曹操从陈留起兵时,典韦就已经应征入伍了。
曹操跟吕布作战时,典韦抱着几十根小戟,像投标枪一样投掷敌人,将吕布手下的士兵们吓得不敢近前,吕布只好退走。
此战过后,曹操将典韦任命为警卫员,负责保护自己的安全。
为什么说典韦一定能拦住许褚呢?
虽然典韦力大无穷,但是他并不是许褚那种莽撞的人。典韦性格憨厚老实,而且平日里十分谨慎,遇到事情总会多想一步。
典韦当了曹操的警卫员之后,一心保护曹操的安全,白日里就跟在曹操身边,寸步不离。
晚上曹操休息之后,典韦也会在曹操的大帐外席地而坐。曹操为典韦安排的营帐,典韦一次都没有去过,一直守在曹操身边。
典韦的高光时刻,也是他的最后一战,就在宛城。
宛城的张绣先是降于曹操,降低了曹操的警惕性后,又带兵反叛,试图将曹操杀害在宛城。
曹操反应过来的时候,张绣的大军已经到曹军大营外了,曹操只能仓皇逃跑,就连自己的宝马绝影都丢了。
曹操的长子曹昂将自己的马给了曹操,曹操才侥幸逃生。
而曹操之所以有机会借马逃生,是因为典韦一人挡住了张绣的大军。
当张绣想要冲进曹军大营时,典韦手持双戟堵住营门,张绣大军没有一人冲过去。
后来典韦的双戟都砍断了,他就抓起两具敌军的尸体继续挥舞,最终力竭而亡。
典韦有勇力,有忠心,性格忠厚老实且谨慎,可称完美。
唯一有点问题的地方可能就是他的饭量,一顿能吃上几个人的量。
夷陵火神东吴的名将比起其他两国都要多一些,因为其他人,比如曹操和刘备,他们都是第一代,孙权已经算是第三代了。
孙权的父亲孙坚,跟曹操他们是一辈人。在孙坚死后,长子孙策接管了江东,但是孙策被刺客给暗杀了。
临终前,孙策并没有将江东留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留给了弟弟孙权。
所以孙权在位时,其实有三朝臣子,与五虎将、五子良将类似的名将,在江东则有“江表十二虎臣”。
将十二位虎臣分成三份,每朝四个人,这才跟曹操他们差不多。但是江东的完美名将并不在这十二人之内。江东的完美名将,是孙策的发小——周瑜。
一提到周瑜,人们肯定会觉得这个人其实不咋地,被诸葛孔明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还被气死了。
但这其实是《三国演义》强行拔高诸葛亮的结果,真实的周瑜肯定不是如此不堪之人,甚至能称得上是完美名将。
年少时的周瑜便心怀大志,还是少年的他遇到了随父讨伐董卓的孙策,两人一见如故,立刻便成了好朋友。
当时的孙策没有地方住,周瑜并没有请他与自己同住,因为他认为这是在羞辱孙策,孙策也不会就这样寄人篱下。
于是周瑜直接将自己祖传的宅子一分为二,将一半住宅直接送给了孙策,还经常对孙策进行财力上的援助。
起初袁术也曾重用周瑜,但是周瑜早早便看出了袁术乃是“冢中枯骨”,没有什么前途。因此周瑜并没有接受袁术的重用,只想在袁术手下当个县令。
后来孙策带兵拿下南郡,周瑜带着自己当县令时认识的好友鲁肃,一同投奔了孙策。
孙策得知周瑜到来后十分高兴,他搂着周瑜向众人介绍,称他与周瑜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
当初孙策能有足够的军饷打下南郡,靠的就是周瑜给他的援助。
孙策带兵出征荆州时,周瑜作为他的军师中郎将一同出征,这两人的组合打下荆州轻而易举。
也正是在这一战,他们俘获了桥公的两个女儿。于是两人合理分配,孙策娶了大乔为妻,周瑜娶小乔为妻,被传为一段佳话。
但可惜的是,孙策不久后便被刺杀了。
在此之后,周瑜开始辅佐孙权,依然是尽心尽力。孙权之母吴国太告诉孙权,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周瑜。
此时的天下还不太平,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溃了袁绍,称霸了北方,曹操趁着气势正盛,开始挥师南下,试图建立大一统王朝。
为了抵御曹操的“百万大军”,周瑜积极谋划,一边联刘抗曹,一边寻找抗曹的策略,最终获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令孙吴在江东站稳了脚跟。
在赤壁之战以后,周瑜并没有将目光放在江东这个小地方,他要带着孙权进军中原。
周瑜为孙权找到了与曹操抗衡的策略:“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
很显然,此时的周瑜根本没有将刘备他们放在眼里。
只可惜,周瑜在实行自己的计划时,不幸染上了疾病,年仅三十六岁便英年早逝。
周瑜先是辅佐了孙策,打下了江东的国土,又辅佐了孙权,让孙吴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他这一生雄才大略,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而且为人豪爽,就算被孙坚的老臣刁难,周瑜依然宽以待人,并没有心胸狭隘一说。唯一的问题是运气不太好,早早去世了。
综上所述,蜀汉赵云、曹魏典韦、东吴周瑜,可称当世完美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