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今年62岁,退休后和老伴在家带孙子。她平时身体还算不错,除了有点轻微的高血压外,没什么大毛病。然而最近,她却被一件事困扰得睡不着觉——她的餐后血糖总是飙高。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月前,张阿姨去做了社区的健康筛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空腹血糖5.5 mmol/L,还算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高达9.5 mmol/L!医生说她属于糖尿病前期,必须赶紧控制。
“奇怪啊,我明明不怎么吃甜的东西,饭量也不算大,怎么血糖还这么高呢?”张阿姨边唠叨边疑惑。
身边的朋友建议她去大医院找内分泌科医生看看,于是,张阿姨预约了市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专家门诊。
门诊初探病因门诊那天,张阿姨第一次见到了李主任,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内分泌专家。李主任看起来严谨又和蔼,先是仔细翻阅了张阿姨的健康报告,然后开始问诊。
“张阿姨,您平时饮食习惯怎么样?一天吃几餐?主食、肉类、蔬菜大概怎么搭配的?”李主任问。
张阿姨想了想,有点不好意思:“其实也没啥特别的。早饭喜欢喝稀饭、吃包子,中午和晚上正常吃米饭、炒菜,有时候饭后再吃点水果……菜量应该还算可以吧。”
李主任听完,点了点头:“您的餐后血糖偏高,很可能和饮食结构、进餐方式有关系。很多人觉得只要少吃甜的,就能控制血糖,但实际上,主食种类、进餐顺序,甚至进餐后的活动都会影响餐后血糖。”
“那怎么办?医生,我不想得糖尿病啊!”张阿姨焦急地问。
“别着急,张阿姨。您这个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改善。”李主任微笑着安抚她,然后从电脑上调出了一张餐后血糖管理图表。
餐后血糖为什么会高?李主任指着图表耐心讲解:“餐后血糖升高,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
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精制米面、糖类消化吸收快,短时间内血糖就会升高。胰岛素的调节能力:如果胰岛功能较弱,血糖无法及时被运送到细胞中,就会滞留在血液里。”他接着补充:“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和《柳叶刀》的研究,餐后血糖高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早期信号。像您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几年后可能会进展为糖尿病。”
张阿姨听得心里一紧,急忙问:“那我该怎么办?”
李主任笑着说:“别担心,我们可以通过五个用餐方法来降低餐后血糖。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您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效果。”
五个用餐方法让餐后血糖降下来1. 饭前先吃蔬菜李主任拿出一张健康膳食图,指着上面五颜六色的蔬菜说:“餐前先吃一小碗蔬菜,比如凉拌菠菜、清炒西兰花。蔬菜中的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减少血糖快速升高。”
张阿姨点点头:“明白了!以后吃饭先夹青菜。”
2. 蛋白质和脂肪搭配主食“张阿姨,单独吃米饭、馒头等碳水化合物,血糖会升得快。如果在饭前加一块鸡蛋、豆腐,或者几片坚果,这些蛋白质和脂肪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
张阿姨有点疑惑:“可是脂肪不是不好吗?”
李主任解释:“适量的优质脂肪是有益的,比如深海鱼、橄榄油、坚果中的脂肪,它们还能保护血管呢!”
3. 改换低升糖指数(GI)的主食“您的主食可以换成粗粮,比如糙米、全麦面包、燕麦或者藜麦。它们升糖速度比白米饭慢得多。”
“全吃粗粮?那能消化得了吗?”张阿姨担忧地问。
“可以慢慢过渡,比如白米饭里混点糙米或红豆,一开始比例少些,胃会更容易适应。”
4. 控制进餐速度“很多人吃饭太快,血糖容易飙升。您可以放慢速度,细嚼慢咽,整个用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张阿姨不好意思地笑了:“这倒是提醒我了,我吃饭确实像打仗似的。”
5. 饭后轻运动“最后一点,饭后不要马上坐下或躺下。建议您饭后散步15-30分钟,这样能帮助身体更好地代谢血糖。”
张阿姨点点头:“这个简单!以后吃完饭,我就带孙子去楼下转一圈。”
三个月后的改变张阿姨按李主任的方法坚持了三个月,再次来到医院复查。这一次,她的餐后血糖降到了7.5 mmol/L,空腹血糖保持在5.4 mmol/L,医生还夸她减掉了2公斤。
“张阿姨,您这次的血糖控制得非常好!如果能继续保持,糖尿病完全可以被挡在门外。”李主任高兴地说。
张阿姨也信心满满:“这些方法真有用,关键是简单易行。我现在吃饭讲顺序、选食材,饭后还能散步,感觉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
总结与呼吁通过张阿姨的故事,我们可以总结以下五个关键点:
饭前先吃蔬菜:膳食纤维延缓糖的吸收。蛋白质和脂肪搭配主食:降低血糖峰值。换低GI主食:选择糙米、燕麦等粗粮。细嚼慢咽:放慢进餐速度。饭后散步:帮助血糖代谢。餐后血糖管理是预防糖尿病的第一步。只要调整用餐习惯,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就能让血糖保持平稳,远离糖尿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