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作为日寇入侵关内的咽喉地区,一直被日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打通这一重要地带,进而建立侵占全中国的总基地。日寇在攻占太原后,集中起两万多人的兵力,分八路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起了围攻。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立刻进行了相应的部署。
作为能影响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点,晋察冀军区的抗战也引起了蒋介石和阎锡山的重视。
他们立刻发动广大的抗日力量向晋察冀军区发起了支援,这令晋察冀军区成为了在敌后作战的我党军事力量中,受到支持最多的一个。
为了保护边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八路军满怀着国仇家恨与如虎狼般的日寇展开了浴血苦战。
然而,面对以坦克、大炮、飞机开道的日寇,我军还是很快陷入被动之中。
日寇各路敌人在进入边区后,立刻疯狂地实行“三光”政策,我军不得不率领着人民群众撤离各大县城,向着纵深地区转移。。
之后,聂荣臻指挥各部队利用地形优势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成功消磨了敌人的进攻锋芒。
为了能继续侵略计划,凶残的日寇开始调集大量飞机对晋察冀边区展开狂轰滥炸,同时他们还动用了毒气弹这种非人道的武器。
面对这一不利局面,聂荣臻一边组织兵力继续顽强抗击日寇,一边向中央军委发出了求援电报。
很快,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就通过八路军总部发往了晋察冀军区。
在电报中,毛主席除了让聂荣臻继续坚守外,还向他下达了一个重要指示,那就是组织多股游击队绕开敌人的主要据点,向敌人后方的交通线展开破袭。
与此同时,毛主席也向正在往晋察冀军区支援的八路军120师、129师发去指示:“放弃支援,直袭敌后!”
在毛主席的一系列部署下,我军多支部队同时向同蒲、正太铁路沿线发起了破袭,一举打乱了敌人的进攻节奏。
由于交通线被破坏,已经进入晋察冀边区的日寇后勤补给跟不上,战斗力瞬间大减。
聂荣臻见状,立刻组织广大军民对敌人的多路部队展开反击。
日寇为了继续他们的侵略计划,不得不分兵回援,向后方的铁路线行军。
不过,日寇此举早就在毛主席的预料之中。敌人在回援途中,又遭遇了我军主力部队的埋伏,损失惨重。
日寇后勤不济,又回援无望,至1937年12月中旬,物资耗尽的日寇只能彻底放弃进犯计划,灰溜溜地返回了老巢。
而我军则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八次大规模战斗,一举歼敌1000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更是包括一部敌军电台和一辆坦克。
在整个晋察冀反围攻作战中,我军一共歼敌2000余人。聂荣臻在战役前期,在武器装备明显劣势的情况下,通过坚定的领导,成功将敌人的进攻锋芒消耗殆尽。而毛主席则在延安运筹帷幄,以极其敏锐的战场洞察力,通过奇袭敌人后方铁路,诱使敌人回援的方式,不光歼灭了大量敌人,还打破了敌人围攻晋察冀军区的计划,为了全国抗战贡献了重要力量。
晋察冀反围攻作战是毛主席军事智慧的一次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我军抗日战绩中的光辉一页,值得被永远铭记和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