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是“官名”,其自称“郕”
作者:翁卫和
在曾侯乙墓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隐藏在勺舀中的秘密,揭示了其真实身份为“郕叔”。
郕叔武的历史背景
文王的第七子姬武,是武王之弟。他因持戈领军、荡敌平乱而被誉为行“武”者,姬武首封于郕邑,故世称“郕叔武”或“郕叔”。
郕是一个古邑名,位于今河南濮阳县和山东宁阳县东北一带,古称“郕国”,其后代以国为氏。
在成王时期,淮、徐夷作乱,周王庭派遣郕叔前往江淮镇乱灭夷。平定叛乱后,郕叔被封为西夏楚曾国的第一任国君。
铭文中的秘密
姬武,也即“郕叔武”,因避讳武王,改称“郕”。在他去世后,墓中的多处铭文记录了他的身份,使用了“郕”和“盛”两个字。这两个字音同通假,实为一体。
铭文中的“盛”字,形如勺器,是一种象形文字,用于表示汤液所用的勺舀。这种象形文字用来喻示“郕”之声之名。
墓中的多处“盛”形铭文,证明了这是指人的名字,而非物件的用途。
结论
通过对曾侯乙墓中铭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曾侯乙”是其官名,而他的自称是“郕叔”。这种象形文字的使用,不仅反映了古代文字的丰富和多样性,也揭示了郕叔武在历史中的真实身份。
这段历史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曾侯乙,也让我们对古代铭文有了更深的理解。郕叔武的故事,隐藏在这些精美的青铜器和勺舀中,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