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4日,一声巨响震惊了整个中国。北洋军阀首领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成重伤,奄奄一息的他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回到沈阳,临终前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遗言:“万不可让张宗昌来东北。”
这句遗言,如同一道谜题,困扰了张学良多年。直到多年后看到张宗昌的悲惨结局,张学良才真正明白父亲的英明与远见。
张宗昌,出生于1881年。张宗昌家境贫寒,幼时曾接受短暂的私塾教育,为后来张宗昌能读书、写字打下了基础。塾师祝修德为其起名张宗昌,乃昌盛张氏家族之意。少年时代的张宗昌,经常衣食无着,饱尝挨饿受冻之苦。为了糊口,他放过牛,当过放铳手、酒计等。
1897年,胶东一带又遇荒年,民不聊生,张宗昌逃荒关外。在东北流荡期间,他在东北打过零工,扛过长活,与扒手、胡匪为伍。1899年,张宗昌应招到中东铁路当筑路工。在这期间,当过装卸工,干过扳道工,由于张宗昌身材高大,勇于干重活,宽厚大度,重义轻利,所以在工人当中很有威信,也逐渐得到俄国人的青睐。并且学会说一口流利而又发音准确的俄语,为人也挺仗义的。
所有的华人警察都听命于他,华人在那里大小事情都会找他,连俄国人也让他三分。后前往西伯利亚淘金充任总工头。在金矿任总工头时,不仅学得一手颇为出色的淘金技术,而且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出众的射杀猛兽猎手,锻炼出了极准的枪法。
1911年武昌起义后,张宗昌联络革命党人张西曼、胡金肇等,准备回国投入革命行列。他先投山东民军都督胡瑛,不久到上海,在上海都督陈其美部下任光复军的团长。
1913年,张宗昌升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二次革命时,江苏是国民党人讨袁的主要省份,张宗昌第三师被派往徐州防御袁世凯南下的北洋军。然而,张宗昌却在前线倒戈,投降北洋将领冯国璋,从此成为直系之一部。
张宗昌在随后的军事生涯中,多次参与作战,但屡战屡败。例如,在护法战争中大败而逃,改任暂编第一师师长。1921年张宗昌又奉命率部入江西,与江西督军陈光远交战,结果,在吉安地区被陈光远打败,所部也被陈光远解散。
张宗昌在江苏已无立足之地,只得只身北上直隶省城保定,投靠直鲁豫巡阅使曹锟。曹锟本想收留张宗昌,但吴佩孚等将领容不得这位土匪出身的师长,一怒之下,张宗昌和曹锟手下一名失意军官许琨,远赴奉天投靠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由直系转到奉系。投靠奉系后,张宗昌逐渐崭露头角。他平定叛乱,收编叛军,又吸收了从俄国逃到中国国内的俄国白军,势力逐渐壮大。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宗昌立下战功,成为奉系的重要将领。
张宗昌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收编了白俄军队,这支战斗力强悍的队伍,让他在短时间内站稳了脚跟,势力迅速壮大。
然而,张宗昌的崛起,对于张作霖来说,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张宗昌的勇猛和势力,为张作霖的统治增添了助力;另一方面,张宗昌的野心和贪婪,也让张作霖感到不安。张作霖对张宗昌的态度,因此变得既纵容又忌惮。
有一次,张学良与张宗昌赌牌,结果输得一塌糊涂。张作霖得知后,勃然大怒,不仅痛斥了张学良,还暗示张宗昌要收敛一些。这件事,足以看出张作霖对张宗昌的复杂态度。他既希望利用张宗昌的势力,又担心他过于嚣张,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张宗昌在督办山东期间,更是将贪婪和暴虐发挥到了极致。他搜刮民财,横征暴敛,导致山东民不聊生。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狗肉将军”,寓意他像狗肉一样,既臭又硬,还咬人。张宗昌的种种行径,让张作霖对他更加忌惮,也更加坚定了不让他来东北的决心。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这一消息震惊了全国。张宗昌得知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既为张作霖的去世感到惋惜,又看到了自己崛起的机会。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张作霖在临终前,已经为他设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张宗昌想要出关,进入东北,以图东山再起。但张学良坚决执行了父亲的遗言,拒绝了他。张宗昌无奈,只得流亡海外。在日本期间,他试图与俄国人签订协定,以图东山再起。然而,这些努力都未能如愿。
北伐军攻占京津地区后,张宗昌更是陷入了困境。他失去了原有的地盘和势力,成为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然而,他并没有放弃重振旗鼓的念头。他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局势变化,寻找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邀请张宗昌回国。张宗昌看到机会来了,欣然应允。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回国,竟然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旅程。
张宗昌到达济南后,试图重占山东。然而,此时的山东已经不再是他的天下了。韩复榘等军阀对他虎视眈眈,暗中谋划着如何除掉他。张宗昌虽然有所察觉,但并未放在心上。他自信地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威望,足以震慑住这些人。
然而,他错了。韩复榘等人对他的杀心早已根深蒂固。他们表面上与张宗昌称兄道弟,实际上却在暗中布下了天罗地网。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张宗昌在济南被韩复榘等人杀害。
张宗昌的死,验证了张作霖的远见和张宗昌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张宗昌的贪婪、暴虐和野心,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而张学良在得知张宗昌的死讯后,也终于明白了父亲的遗言背后的深意。他深深地感叹:“父亲真是英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