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登基前,会先杀哪个人?刘伯温说了3个字

陋室文史 2024-07-06 15:18:08

元朝末年,朱元璋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朱元璋出身贫苦,却一步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王朝,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在追逐权力的道路上,少不了有得力干将的支持,李善长和刘伯温就在其中。

李善长从起义开始就一直追随朱元璋,犹如智多星般给他出谋划策,是朱元璋为数不多的亲信之一。

刘伯温则是后来加入到朱元璋的队伍中,其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本事不亚于李善长,两人说得上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都是明朝的开国功臣。

古语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一个旧的王朝覆灭,新的政权即将建立时,新皇帝往往会因为忌惮一些有权势,有威望的人而杀掉他们。

朱元璋即将登基之际,李善长便问刘伯温:皇帝登基之前,会先杀哪几个人?

刘伯温似乎早有预料,气定神闲的说出了三个字。不出刘伯温所料,朱元璋果然是在这个人死了之后才登基。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朱元璋为何如此忌惮他呢?

一.朱元璋要除掉的人是谁

刘伯温说出的三个字就是“小明王”。

“小明王”本名韩林儿,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领袖。

起义军前后活动了十几年之久,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深刻的影响,包括对朱元璋后续建立明王朝,也起到了不少作用。

别看“小明王”是起义军的领袖,但《明史》中对他的评价却是“空有名,无大志”。

事实上,韩林儿表现出来的政治能力确实也远不如朱元璋。

韩林儿之所以能得到“小明王”的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离不开他的父亲。

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平民出身,却有勇有谋,借白莲教鼓动百姓推翻元朝。

韩山童在传教过程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刘福通,二人不谋而合在河北省永宁县起义。

只可惜这次起义并没有成功,韩山童牺牲了,其子韩林儿与妻逃亡到徐州。后来刘福通把韩林儿母子接到亳州,立他为“小明王”。

当然,刘福通怎么舍得把权利拱手相让给一个孩子,只不过因为他是韩山童的儿子,才要拥他为王避免落人口实。所以韩林儿“小明王”的称号只是空有其表,真正掌权的还是刘福通。

朱元璋要建立新的政权,势必要清除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红巾军也在其中。但红巾军真正的掌权人是刘福通,为何他想要除掉的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韩林儿呢?

二.朱元璋为何想除掉小明王

这就要从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说起了。

韩山童策划起义,是不少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元朝是历史上第一个非汉人建立的王朝,大部分民众还是汉人,而且他们当中不少人早已不满游牧民族的统治,内心更向往汉人王朝。

韩山童声称自己是宋朝皇室后裔,要光复汉人王朝,很快就掀起了巨大反响。

尤其古代民众缺乏科学素养,喜欢给起义的英雄赋予一些神秘色彩,加之韩山童称自己有皇族血脉,使得民众对他更加深信不疑,认为他就是上天派来光复汉人王朝的“天选之人”。

即使韩山童身死,拥护他的人仍然不少,而对他的这种信任,也转移到了他儿子韩林儿的身上。

加上刘福通的推波助澜,韩林儿很快就成为了起义军领袖和天下共主。起义军重建宋朝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这正是朱元璋所忌讳的。能否建立新的政权,民心向背是关键。

韩林儿在当时代表了龙凤政权和“宋朝皇族”,如果他“小明王”的呼声越来越高,朱元璋这边想要拉拢人心就会更困难。

同时,韩林儿不仅是军事上的对手,还是朱元璋追逐梦想道路上的一根刺。

朱元璋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可一个国家怎么能有两个政权呢?

虽然韩林儿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但“小明王”地位的存在,始终是朱元璋的心结。

如果能除掉他,那些扬言要光复宋朝的势力就能自行瓦解了,那么天下臣民就只能臣服于自己了。

若是韩林儿死去,对朱元璋来说无论从政权还是人心等方面来看,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朱元璋想要除掉韩林儿。

三.小明王之死

即使朱元璋对韩林儿是虎视眈眈,却没有明面上置他于死地。

在红巾军屡战屡败,刘福通也被杀死后,朱元璋救助了韩林儿。

此时的韩林儿已尽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中,可朱元璋却没有急着要除之而后快。

韩林儿已然是个傀儡君王,贸然杀了他不但在成就宏图霸业上没有明显的进展,而且还会被群众认为这是行“弑君”的逆天之事,必然会引起非议。

朱元璋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有名正言顺的理由除掉韩林儿。

在救助韩林儿后的第三年,朱元璋给韩林儿建造了一座新的王城,派人护送他到应天府定居。

不幸的是,韩林儿还没有到达自己的王城,就因在路上意外落水,死在了江中。

关于韩林儿的死,表面上似乎是一场意外,不关朱元璋的事情。可仔细分析,韩林儿的死朱元璋是脱不了嫌疑的。

从扬言给他王城到派人护送他上路,一切都在朱元璋的操控之中,想要他死简直易如反掌。

而且朱元璋早对韩林儿有了杀心,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下手,这次路途遥远,暗中杀掉韩林儿再找一个意外的借口,既扫清了称帝路上的障碍,又不会让自己陷入非议,一举两得。

结语

小明王的死,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真相已经被时间掩盖。

不过即使他在路上没有死,日后朱元璋还是会找别的办法除掉他。因为他是朱元璋称霸的障碍,所以非死不可。

同时我们不得不佩服于刘伯温的神机妙算,在王权路上不仅是朱元璋的军师,还能准确洞察出朱元璋的内心所想。

来源:中国知网《再议明教与大明国号的关系——试析元末“白莲教”起义与明王信仰》刘泳斯

9 阅读:5047

评论列表

环环

环环

2
2024-07-06 20:04

刘伯温是天津人,在建文年间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石开 回复 08-10 21:20
你的历史老师肯定是非洲来的。

新哥 回复 08-01 05:33
刘伯温是浙江省青田县人。

陋室文史

陋室文史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