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底沟遗址:中华'华'字起源地,打破中国文明西来说的惊人发现!

船长卡戎 2024-01-25 19:52:30

在我们的祖国大地有一片神奇的地方叫三门峡。它坐落在咱们中国的中原地带,恰好是河南、山西、陕西这三个省份交界的地方,就像一块镶嵌在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瑰宝。它还坐落在秦岭山脉末端的名山崤山的脚下。这个崤山,那可是古时候的一个重要关隘,旁边就是赫赫有名的函谷关。因为在古代,崤山和函谷关一起被誉为“崤函之塞”,所以,人们又亲切地称三门峡为“崤函”。

传说在那个洪荒时代,黄河水患严重,百姓深受其苦。大禹在这里治水,他挥动神斧,一挥之下,将崤山劈成了三个深深的峡谷,分别是人门峡、神门峡和鬼门峡,宛如三条通道引导着汹涌澎湃的黄河水顺畅地向东流去。自此以后,这个被神斧开凿的地方就被称为“三门峡”。

上世纪20年代初,考古学家们在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村,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些发现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史前文明形态,因其首次发现在仰韶村,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这一发现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认识到了它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同一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还隐藏着另一种同样珍贵却相对低调的历史文化瑰宝——庙底沟文化。它同样是根植于三门峡地区,承载着先民们的智慧结晶和生活痕迹。

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为了建设“万里黄河第一坝”,人们在三门峡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惊人的历史秘密被悄然揭开。原来,在庙底沟村这个地方,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遗迹和陶器,这些宝贵的发现后来被命名为“庙底沟文化”。

庙底沟文化的发掘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就像拼接一幅跨越千年的历史画卷一样。它首次把早前已知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紧密地衔接起来,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完整深入的认识。在这次发掘中出土的彩陶尤其引人注目,生动展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和艺术才华。这些实物证据有力反驳了当时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即认为中华文化是由西方传播过来的观点。

这个文化最特别的就是他们制作的一种美丽的陶器,上面画着栩栩如生的花瓣纹和花卉纹,就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一样美。庙底沟文化的影响力非常大,它像一阵风一样,吹遍了整个中国。无论是东部沿海还是西部内陆,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有受到庙底沟文化的影响。

考古学家们告诉我们,在东边呢,这些彩陶一路走到了大海边;往西去,它们到达了甘肃、青海那样的高远之地;北上时,它们的足迹甚至可以追溯到阴山脚下;而向南行进,则跨过了长江,穿过岭南,直抵今天繁华的深圳和香港。也就是说,几乎整个广袤的中国土地上,都有庙底沟文化彩陶留下的印记。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仰韶文化就如同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棵古老大树,而庙底沟文化则是这棵树上最繁茂的一枝,可能是早期华夏民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他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庙底沟彩陶上那些美丽的“花纹”以及它所相关的地域华山,可能正是后来“华人”这个称呼最早的源头。也就是说,当人们提到“庙底沟化”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说最早的“华化”过程,也就是华夏文明最初在东亚大地上广泛传播融合的重要阶段。

这些古老的庙底沟彩陶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承载了华夏祖先智慧与精神的珍贵信物。它们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华夏文明是如何从古至今绵延不断,深深烙印在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之中。

7 阅读:1014
评论列表
  • 2024-03-13 21:17

    太过于牵强附会了吧!

  • 2024-08-14 12:37

    纯粹造假历史,估计你是河南的,这是你姥姥老家吧

  • 2024-05-23 07:17

    三星堆出土的外星人面具就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证明华夏人是从中东地区迁过来的,《山海经》记录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