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成功第一人:他拒绝化疗,五年后癌细胞消失,究竟做了什么?

李可乐知识分享 2024-08-29 12:21:0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相信大家在网络上,也看到许多拒绝治疗后,通过各种方式,成功抗癌的例子。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有抗癌成功第一人之称的,就是凌志军。

而我们细究它的人生经历,才发现,他抗癌成功的秘诀非常简单,却又感觉“难如登天”。

一、诊断为癌症晚期,却在术后拒绝化疗,他的重生之路让人敬佩!

哪怕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凌志军都是妥妥的成功人士,他是知名编辑、记者,著有9本畅销书,早在2003年,就被评为《南风窗》年度人物。

可这灿烂的一生,差点终止在半途。2007年,已经成为人生赢家的凌志军,确诊为肺癌,且发现时已经出现脑部转移,已经到肺癌晚期。

多名专家会诊后给出结论,判断他如果不尽快治疗,可能活不过三个月。

从茫然无措,到绝望痛苦,凌志军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求医问药,但许多声名远播的医生,都只摆摆手,说治愈很渺茫。

为了延缓病情,他接受了医生给出的手术方案,先将肺内的原发灶切除。但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他坚决拒绝开颅手术,他担忧自己手术失败,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样活着更痛苦。

在自己挣扎纠结之际,一群美国友人却对他的病情“毫不在乎”,他们说,美国人普遍认为癌症只是一种比较厉害的慢性病,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慢慢治疗,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

凌志军第一次听说这种理论,抱着怀疑的态度阅读了大量文献,结果发现事实真是这样,许多癌症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都很高,日常生活也没什么影响。

如果把癌症当做糖尿病、心脏病对待,反而更加适合。

在学习癌症知识的过程中,凌志军也意识到了放化疗的副作用,于是他考虑了自己的情况,决定选择“自然疗法”,尝试自我痊愈。

于是在手术后,他干脆的拒绝了后续治疗方案,甚至一片药都没带走,回到家就制定了康复计划,比方说每天走路锻炼、规律饮食习惯、保持良好心态,有时间就钓鱼、自驾游,让自己多接触大自然。

术后三个月复查时发现,颅内癌肿正在缓慢缩小,自己的身体状况症状恢复,这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术后两年,肿瘤缩小80%,他几乎意识不到自己是癌症患者。

术后第五年,当原来的医生看到活蹦乱跳的他,并得知他已经痊愈的好消息后,当即又惊喜又惊讶,感叹良久。

二、他能够走向重生,是命运的放过与自我的救赎

许多癌症患者想要像凌志军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抗癌症,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们更愿意相信,凌志军的重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奇迹。

首先,从临床来说,凌志军的病情还有可挽救的余地。

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他的真实诊断,但从他的治疗方案可以尝试反推。

在他的介绍中我们得知,肺部肿瘤是原发灶,脑部肿瘤是转移灶,同时肺部肿瘤与脑部肿瘤都有手术治疗的机会。后续他接受了肺部手术,之后的复查中也没有提到肺部病灶的变化,说明是完全切除。

而在我国官方发布的肺癌临床诊疗指南中,只有在非小细胞肺癌且肿瘤浸润较浅,肿瘤不至于过大等情况下,才能达到手术切除的指征。

而切除原发灶,相当于把肿瘤的老家端了,作为转移灶的脑瘤,也失去了“大本营”,正常情况会停止扩张,积极应对会萎缩变小。而这样的情况,也让凌志军有机会选择“自然疗法”进行治疗。

但对其他患者来说,癌症晚期可能是不同的概念,连进行手术的机会都没有,身体已经是强弩之末,放弃治疗确实非常危险。

其次,凌志军强大的内心素质,也是决胜的关键。

凌志军突闻噩耗也曾惧怕死亡,但他可以在短短时日,超脱出这种恐惧。面对海外朋友看似“凉薄”的话,第一时间不是愤怒、自弃,而是积极寻找依据,争取自救。

在自救过程中,有极强的自制力,把控好自己的一切,同时心态非常平稳,有种“活一天、赚一天”的积极心态。

而以上的所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可这也是他能重获新生的根本。

三、“自然疗法”比医疗介入更好吗?我们究竟要如何对抗癌症?

其实我们讨论这么多,核心就是想问,在抗癌方面“自然疗法”更好还是医疗介入更好。

有人认为,“自然疗法”至少不会让抗癌药损伤机体,可以维持正常生活!也有人觉得,医疗介入才能抑制癌细胞发展,绝对更加保险。

两者说法都对,因为从抗癌机制来说,消灭癌细胞的主力军是免疫系统,无论是“自然疗法”还是医疗介入,本质上是强大免疫细胞功能,同时抑制肿瘤细胞发展,直到免疫细胞将癌细胞完全消灭,争取达到痊愈。

理论来说,两者只是方式不同,其实目的都是一致的。但为什么医院更加推崇医疗介入,对“自然疗法”只是一笔带过呢?

是医疗介入更好,或者更有“经济效益”吗?

其实更多是患者的主动选择。

当患者或者家属得知病情后,往往陷入巨大的消极情绪,此时求生是本能,往往更加积极的寻求医疗帮助。如果此时医生建议说,你回家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说不定就痊愈了,这才是不负责任。

既然无法比较出谁更优,那我们可以两个都要。就像凌志军一样,先接受了手术治疗,再进行自我休养,恢复健康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如果原发灶能进行手术,首选切除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失去手术机会,有副作用较小、价格相对便宜的靶向治疗药物,也建议听从医嘱,用药控制病情。

然后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与饮食偏好,且根据病情控制情况,至少坚持到肿瘤完全消失,最好保持一辈子,可以预防肿瘤复发。

医生来总结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根治,三分之一通过治疗可以长期生存。而许多患癌病人,并不是因为癌细胞去世,更多是被各种因素击溃,导致身体迅速衰竭。

所以,我们在合理利用医疗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自然疗法”抗癌,才能提高痊愈可能。

引用文献:

[1]凌志军的重生手记[J].人人健康,2016,(21):24-25.

[2]凌志军:做一个聪明的病人[J].人人健康,2015,(06):22-23.

1 阅读:726
评论列表

李可乐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