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谈及古代文臣时,总是在聊他们的文采,但在谈论武将时却总想让他们分个高下。
我们甚至幻想过,让吕布和项羽来一场跨时空对战,或者秦琼和关羽大战一场……
如果去掉小说和影视剧滤镜,秦琼的真实战力到底如何,是大唐第一吗?
隋朝作为终结南北朝乱世的史诗级王朝,但是很遗憾,却在隋炀帝登基后,再次陷入混乱。
在这样的乱世中,民间涌现了无数谋臣猛将。
并且,他们在陇西李氏的带领下,再次复刻秦汉时期盛况,为历史留下无数经典战役。
但受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在谈及隋唐英雄战力强弱时,我们总是认为里面最能打的英雄是李元霸。
他虽然身体消瘦,面色暗沉,但双手有神力,能将千斤重的铁锤耍得虎虎生风。
很多大将在他手下都过不了两招,因为打遍天下无敌手,便站在山巅之上,想要和老天爷打一场。
可能是金属导电,举着铁锤被雷劈中,被掉落的铁锤砸中面部,直接死了。
这个故事看着就比较荒诞,而且这个人物也不是真实存在的。
因为李渊的第四个儿子叫李元吉,那就是那个和太子李建成为伍,想要伺机刺杀秦王李世民的四皇子。
而李元吉是在玄武门之变中,被尉迟恭射杀的。
不过若是深究,李渊还真有一个英年早逝的儿子,那便是他的第三个儿子李玄霸,名字也与杜撰出来的李元霸相似。
只不过他自幼体弱多病,没活到成年就因病去世了。
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他的故事更是荒诞的。
无论影视剧,还是小说中,都说他武力仅次于李元霸,不但打败过秦琼,还协助父亲杀死隋炀帝。
在正史上,宇文化及造反的时候,全程都没有提过宇文成都。
而在江南行宫中,他们想要造反,但见到杨广后都不敢动手,只有一名叫令狐行达的将领胆子大,拿来三尺白绫绞死了隋炀帝。
宇文家族造反后,主要交战对手是李密等人,根本没和李渊父子交战过。
李元霸又怎么杀的宇文成都,登顶大唐第一?
在真实隋唐历史上,真正排得上名号的猛将,几乎全在瓦岗山和李渊父子手中。
在这些猛将中,又以秦琼、程咬金、尉迟恭以及罗士信等人最为勇猛。
他们都为大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实力不容小觑。
如果硬要从里面评出个高低,那必然是秦琼和尉迟恭表现最为亮眼。
程咬金虽然也勇猛,但因为出身草莽,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军事训练,领兵作战能力尚弱。
罗士信死的太早,没有展现出全部实力。
而秦琼在天下大乱之前,就已经是隋朝将领,而且自幼习武,练就了一身超绝武艺。
在隋军中,他就颇受重视,在其母亲去世的时候,隋军大将特意派人前去吊唁。
由此可见,早期的秦琼就展现出自身实力。
而且在投降瓦岗山之前,他就跟着隋军四处征战,积累了不少经验。
在踏上瓦岗山后,秦琼依旧被任命大将,率领近万精兵,数次救李密于水火之中。
虽然这时候他已经小有名气了,但还达不到名震天下的程度。
真正让他名震天下的一战,是在李密逃走,瓦岗山分崩离析后,辗转多方最终拜在李世民手下时。
因为李渊与宋金刚两路大军在美良川交汇,由此爆发了一场大战。
在这次大战中,代表唐军出战的秦琼,代表宋军出战的则是尉迟恭。
双方刚刚接触时,秦琼还未赶到战场,尉迟恭表现的十分勇猛,率先击败了唐军两名大将,士气极度高涨。
这时候,李渊也有点慌了,等到秦琼一到,立马让其领兵作战。
有了秦琼参战,唐军也有了底气,多方大军在他的率领下,直刺宋军腹部,大胜而归。
而尉迟恭最终也败在他的手下,举城投降。
李世民见尉迟恭和秦琼一样勇猛,便为两人专门打造了一支特种部队,从数万大军中挑选出精锐士兵。
让其骑上黑马,穿上黑甲,每次作战时由两人率领着,像两把利剑刺穿敌军阵营。
有了这样的战术,每次唐军出征,敌军一看到两人出现,以及他们身后的黑色铁骑,都会不战先怯。
所以,唐军所过之境,必能横扫千军,无往不利。
只是在唐朝建立后,秦琼并不想卷入朝堂之争,便远离诸位皇子,安心为皇帝李渊做事。
但尉迟敬德却选择忠心于秦王李世民,即使太子李建成针对,依旧不改初心,深得李世民宠爱。
因为选择的不同,在唐高祖时期,秦琼的地位更高,也更受李渊的喜欢。
那是什么时候,尉迟恭的名声才赶上秦琼的?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那登基称帝的肯定是太子李建成,李世民很可能会被流放边疆,或者被李元吉伺机杀害。
但李世民不甘心这样的安排,决定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在这次宫变中,虽然秦琼也参与其中,但并未出全力。
但是尉迟恭从策划之初到实施过程,全部深度参与,包括亲手射杀四皇子李元吉,率领亲兵挟持皇帝李渊……
别忘了,那时候皇帝还是李渊,并非李世民。
一旦宫变失败,尉迟恭要面对的后果不堪设想,甚至比宫变主谋的李世民还要惨。
即便宫变成功了,李世民也可能卸磨杀驴,将宫变之罪推到他身上。
所以,这是一场大赌。
庆幸的是,他最终赌赢了。
从此之后,尉迟恭的地位一跃而起,直接超过秦琼,成为唐太宗最宠信的将领。
宫变之后,秦琼便选择明哲保身,一度借着生病的借口,卧病在家。
即便李世民数次邀请其出兵御敌,但他都拒绝了,最后他也没活多久,病死在床榻上。
而凌烟阁建成时,秦琼已经去世多年,位次就更低了,只能排在末位。而他的手下败将尉迟恭却排到了第七位。
正因如此,很多人都觉得秦琼是徒有虚名,即使当初击败尉迟恭,也是借了李世民的势头。
并认为尉迟恭也是主动投降的,和秦琼没有关系。
但是随着现代历史发掘工作的开展,我们发现了秦琼儿子的墓葬。
在他的墓葬中,我们能从其墓志铭上看到“祖叔宝……擒尉迟敬德与美良川”的字眼。
而且墓志铭是给世人看的,自然不能造假和污蔑开国功臣,毕竟一旦被皇帝发现,可是抄家的重罪。
所以,论战力,秦琼应该排在尉迟恭上面,为隋唐第一猛将。
但是因为后续选择的不同,秦琼并没有刻意追随李世民,这才导致后世地位有所下降。
但历史是不为个人意志所转移的,秦琼的勇猛也不会被某些人轻易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