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二季度GMV增长16.8%,6月同店增长21.6%

第三只眼看看 2024-08-08 22:52:36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张思遥

8月7日,叮咚买菜公布2024年Q2财报,呈现多维度增长。

财报显示,2024年Q2,叮咚买菜实现GMV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营收56亿元,同比增长15.7%;Non-GAAP 净利润率增长了1.6个百分点至1.8%,Non-GAAP 净利润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近13倍。其中6月同店GMV同比增长21.6%,所有地区规模都获得同比增长。

截止 2024 年 Q2,叮咚买菜已经实现了连续7个季度 Non-GAAP 标准下的盈利,并且继今年Q1之后,再次实现了GAAP口径下的盈利。

其中有两组数据可以组合来看。第一组是叮咚买菜高管在业绩会上披露,该季度月均下单用户数约730万,同比提升11.7%;用户月均收入较去年同期提升6%,其中来自会员的月均收入达到500元以上。这意味着叮咚买菜的用户黏性明显提升,对于客单量、客单价等数据均有助益。

第二组是叮咚买菜营销费用占比稳定在2%上下。结合前述数据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叮咚买菜增长是受商品、服务、履约等能力影响更大,而非依靠低价营销等方式拉动。长远来看,更具可持续性。

以上业绩表现,在当前零售大背景下并不容易。不少零售企业也表示,今年一季度销售还有微增,但二季度开始下降。

可见,叮咚买菜此前推动的转型策略持续起效。

其中关键一条认知变化是,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及其团队认为,“以低价换规模,再通过规模降低采购价格从而维持低价运营的传统零售原理,在生鲜行业不起作用”。

而且,需要配送等履约费用的前置仓模式不会随着规模增长而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叮咚买菜需要不断提高端到端的效率,向供应链要利润;通过提高供应链能力来服务好更多消费者,从而实现规模增长。

从具体落地来看,叮咚买菜的增长动力,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供应链能力持续提升带来的商品、效率优势。按叮咚买菜自身定位,它是一家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生鲜供应链企业,会从增长供应链能力、增加商品丰富度、拓展更多场景等方面持续发力。

短期来看,这有利于叮咚买菜从商品端吸引更多消费者。比如说叮咚买菜一方面确保商品品质稳定,在生鲜产品品种差异化不强的情况下做出品质上的差异化。同时让消费者认可,形成购买习惯;另一方面,叮咚买菜也在开发预制菜等多个自有品牌,通过“再加工”方式推动食品“产品化”,从而提升商品品价比及独特性。

长期来说,以供应链能力为基础发展外销、系统赋能等方向,也是叮咚买菜的增长方向。例如一些叮咚买菜自有品牌开始进入第三方零售系统销售;在和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叮咚买菜也会应用其自己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据了解,叮咚买菜当前生鲜产品周转周期约为5天,端到端损耗率为1.5%。可见叮咚买菜逐步提升端到端流通运营效率。

其次,叮咚买菜在区域维度的精细化运营推动了业绩增长。

针对江浙沪等重点区域,叮咚买菜加大仓网密度布局,预计今年内新开约80个前置仓,目前上半年已经开出近40个,并且新仓开出后单量迅速爬坡,目前这些仓的单仓日均单量已经突破800单。

财报显示,该季度叮咚买菜上海和江浙地区GMV分别同比增长16.5%、30%左右。这意味着,叮咚买菜在其优势市场的仓网密度和市场渗透率还在以较快的速度提升。

据叮咚买菜内部测算,“新仓开出后单量爬坡迅速。其他区域也在尽快回到增长轨道。未来江浙沪渗透增长势头乐观,并将带动其他区域发展。”

对于北京华东以外区域,叮咚买菜也给予更多资源,拉齐不同区域水平。《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今年3月,叮咚买菜北京区域环比减亏近900万元。廊坊地区5月预计盈利1.29万元,是华东之外首个盈利城市。按照叮咚买菜规划,其团队预计在今年年底推动北京区域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跨区域精细化运营需求度提升,叮咚买菜也在持续提升数字化能力。据叮咚买菜CTO蒋旭近期向媒体透露,“平台已经能以全链路数字化能力驱动公司决策,通过强大的数据积淀严控损耗、强化周转,锻造生鲜供应链的韧性。尽管搭建数字算法模型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却也强壮了叮咚买菜的筋骨,让其得以在激烈竞争中扎稳脚跟。”

他表示,在大量业务场景中,公司的业务决策主要靠数据算法驱动,数字化渗透到预测调拨、搜索推荐、营销定价、用户增长、履约调度、仓网规划、智能排班等各个环节。平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数据指标体系,能对很多关键性指标进行分钟级的实时更新。数字化带来的全链路透明化,也能让平台实现全程溯源。

再次,降本增效也是推动叮咚买菜盈利的重要因素。

财报数据显示,叮咚买菜费用率持续优化。本季度总营业成本和费用为56.128亿元人民币(7,723万元美元),2023年同期为48.669亿元人民币。

其中履约费用为12.529亿元人民币(1,724万元美元),同比2023年履约费用11.42亿元人民币增长9.7%,但配送费用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从2023年同期的23.6%下降至22.4%。“主要原因是订单量的增加提高了运营效率。此外,我们在2023年下半年对区域型加工中心的布局进行了优化,将继续提高其运营效率。”叮咚买菜官方表示。

另外,销售和市场费用为12970万元人民币(1780万美元),比2023年同期的937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38.3%。销售和市场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同期的1.9%增加到2.3%,主要是由于对员工成本和销售和市场活动的支出增加以获取新的销售。

总部和行政支出为10820万元人民币(1490万美元),比2023年同期的8910万元人民币增加了21.4%,主要是由于员工成本和专业服务费用的增加。

产品开发费用为20270万元人民币(2790万美元),与2023年同期的20170万元人民币略有增加。

“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同时,我们将继续投资于产品开发能力、农产品技术、数据算法等科技基础设施,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叮咚买菜官方表示。

这与当前大部分零售企业决策一致,优化成本结构成为诸多零售企业活下去的重点工程。

《第三只眼看零售》同时注意到,叮咚买菜财报披露了资金情况,表示其现金流健康流入。

叮咚买菜该季度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5亿元,同时这已经是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净流入。截至二季度末,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在内的余额为41.6亿元。

可见叮咚买菜整体运营情况平稳,且持续盈利。

在此基础上,叮咚买菜也在寻找新的增长来源,包括开出叮咚奥莱线下店、向外输出大单品等。

“我们认为模式和形式都不重要,供应链能力强,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说,“随着叮咚供应链的发展,我们会在更多的区域服务更多的人群,我们也会以更灵活的形式服务更多的消费者。”

0 阅读:12

第三只眼看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