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军中,白崇禧素来有"小诸葛"的称号。无论是"北伐战争""蒋桂战争"还是"抗日战争",在国民党军的高级指挥官中绝对算得上是第一梯队的将军了。
在解放战争中,白崇禧在第二次四平保卫战中,奉蒋介石之命前往沈阳督战。1946年5月17日,白崇禧在前往沈阳之后,参与了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的战略讨论。
白崇禧的加入使得东北战局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东北战场上的白崇禧献谋挫败了我军名将林彪。
可敬的对手白崇禧二战四平的失败成为了林彪军事生涯上的耻辱,林彪始终想要找机会与白崇禧一较高下。
遗憾的是,从东北回到南京之后的白崇禧便被老蒋撤掉了军权,明升暗降做了国防部长。所以这一箭之仇林彪也只能权且记在心中,等待再次交手。
幸运的是,林彪最终等到了这个机会。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的"衡宝战役"便是两人之间的再一次"巅峰对决"。
作为当时国军留在大陆作战的台柱子,桂军的头号名将。白崇禧从来都不是浪得虚名。
白崇禧之所以能够被人称作"小诸葛",除了在军事上颇有造诣之外,另外一点就是善于研究对手,不小看任何一个敌人,能够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国军与解放军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打了几十年的仗,从一开始的互有胜败到解放战场上国军的节节败退。其中我军的杀手锏就是游击战与运动战。
国民党军队虽然武装到了牙齿,拥有飞机大炮坦克,可是面对战术灵活机动的我军却是"有力气没地方使。"
白崇禧深知我军战法厉害,所以在长征结束之后就大量地拜读过毛主席的军事著作,对于当年的几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中的战例都做了深刻的研究。
在抗战期间,白崇禧在读到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后也是赞不绝口,对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结合作战的观点深表赞同。
为此白崇禧还将论持久战刊印成册,分发到桂系的将领们的手上学习。但是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毛主席的战略眼光白崇禧只是学到了皮毛。
但就是这点皮毛也使得其在解放战争时期有力量与林彪一决高下了。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若没有毛主席的指点,林彪想要战胜白崇禧怕是真的有点难。
白崇禧的衡宝防线渡江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大势已去。大半个中国都已经解放,南方成为了国民党军队最后的控制区。林彪率领四野从东北入关,一路杀向华南。
此时的白崇禧可谓是"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已经成为国民党最后压台名将的白崇禧硬着头皮率领三十万国军在湘南抵御林彪。
三十万桂系子弟兵即将为大厦倾覆之后的国民政府殉葬,如何让将这三十万的国军带回广西,这是白崇禧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白崇禧不会投降,但是也不会枉送着三十万的子弟兵。白崇禧用足了毕生所学,依托湖南境内的衡阳至宝庆公路,以及粤汉铁路衡山至乐昌段筑起了衡宝防线。
白崇禧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依托地理位置与余汉谋和宋希濂的部队形成一个三角互补的防御工事。同时利用穿插迂回的作战方式避开解放军的锋芒,只要解放军前后脱节便可以找到机会相机歼敌。
面对解放军的进攻,这时两军之间早已经优势互换,此时的国军恰似当年的红军。以林彪为总前委、罗荣桓为政委的四野来势汹汹。
负责打头阵的先头部队更是四野名将,常胜将军钟伟连同他所率领的49军。经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之后的林彪十分自信,这一次定要一雪前耻。
但是毛主席却始终保持谨慎。战役开始前毛主席对林彪说道:"白崇禧'小诸葛'之名不是瞎叫的,此人灵活多变,善于迂回作战,是绝对不肯轻易和我军决战的,此去你要找好机会逼迫他和我军决战!"
虽然林彪对于主席的话听得很认真,但是林彪强烈的求胜心态却成为了其智慧判断的障碍。战争智慧是一门艺术,而创造性的思维要的就是那"虚怀若谷"的空杯心态。
衡宝战役开始之后,林彪一心想要完胜,但是又特别惧怕白崇禧采用"迂回穿插"的作战方略。始终不敢将部队分得很开,生怕被白崇禧包了饺子。
但是如果就这样僵持不动也不是办法,要通过"穿插"的方式来寻找战机。国军这边,白崇禧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解放军的进攻,时而派出一两只部队深入四野的后方。
这种试探就像是林彪布局,白崇禧破局一样。时间一长,正中了白崇禧避免正面对决的方略。
有时候甚至还有这样的情况,双方都排除部队穿插到敌人的后方,但是却又都想到了一次,负责打穿插的两军部队路上遭遇。来来回回几场战斗下来,亏的却是解放军。
这样试探进攻,在整个解放战争历史上是唯一一次。就像是两个绝世高手对决一样,彼此都有一招制敌的实力。
可越是这样越要小心翼翼。几个来回下来,林彪犯头疼了,林彪虽然尽可能地掩盖住四野主力进攻的意图,但是也始终没有找到白崇禧设置防线的破绽。就连桂系主力在哪里都没有探明。
毛主席助林彪破局可是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在北京的毛主席在看到了战报之后,一下就把住了林彪的脉。毛主席说:"林彪太想报四平那一箭之仇了"。
的确,林彪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所以时时刻刻的都盯着白崇禧的动作,视野中有了焦点,自然也就多了盲点。
林彪的小心翼翼让他不能把控全局的态势,陷入了与白崇禧的缠斗之中。要知道白崇禧素来以机变著称,林彪一动白崇禧立马转移,两军当然打不起来。
"明于微而昧于巨"。这正是毛主席指出林、白二人的毛病,同时也是二人逊色与毛主席的地方。针对这一点,毛主席当即对于林彪下达了《关于与部作战的指示》:
白崇禧总的战略意图是防御退却,保存实力,以待美援和国际形势变化,具体实施是以攻为守,巧设疑阵,虚张声势。我军的战略方针则应针锋相对,即用战略迂回,堵塞退路,掌握主动,抓住敌人,站稳脚跟,破敌决战,一举歼灭。
二、白崇禧的作战特点是惯于使用战斗力较强的嫡系,依仗熟悉山岳地形,善于乘我侦察警戒疏忽之际,突袭和埋伏包围我前锋部队,退却时又善于利用山地,分散成小群,快速撤退。我军的特点则应学会奔袭作战,学会分进合击,学会打,要敢于奔袭敌后,但尤其要注意侦察警戒,敌情不明,绝不能轻兵冒进。
做了以上指示之后,毛主席还嘱咐林彪说道:"我已经看到目前我军和敌人的战斗过程,我认为你林彪同志应该放开手脚,不要和白崇禧争一时之长短,有些小地区的争夺完全可以放弃,要看破他的游击目的。"
毛主席从大的战略层面向林彪阐述了此役的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林彪支了招。林彪毕竟是我军名将。毛主席也不用多说,略微的敲打与提点就能使其明白症结所在。
毛主席的三言两句就让林彪知道了,原来白崇禧用着与自己一贯所用相同的战术来与自己交手。
林彪的诱敌之计找到问题所在,也就找到了解决方法。林彪立刻重新做了战斗部署,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战略调整。
林彪命令手下的两个兵团当天就从衡阳与宝庆出发,并分两翼直接向敌人的大后方穿插。为了隐蔽其战略意图,这两个兵团绕了很远的路,又全都是夜间行军。即便是被白崇禧侦查到了,也难以揣摩其战略意图。
另一方面,林彪亲自率领由六个军组成的一个兵团在正面继续给白崇禧下钩子。为了迷惑白崇禧,这个钩子上面还必须有鱼饵,这个饵就是由钟伟所率领的第四十九军。
根据"敢于奔袭"的作战指示,第四十九军死死地咬住后撤的桂军,推进速度十分惊人,与其他的友邻部队很快就拉开了一两天的行程。
但是这样的孤军深入来得实在是太突然。白崇禧看到这样的战局并没有马上吞钩,而是小心地向身后望了一望。
白崇禧很聪明,这一看立刻明白了我军的意图。白崇禧当即下令全军后撤,避免被我军合围。
但是白崇禧还是晚了一步,左右两翼迂回解放军早已经行军多日,完成了对白崇禧所率的桂军的合围。这时候白崇禧唯一能够撤退的方向只有广东了。
但是广东方面,东线进攻的陈赓就已经突破了"粤汉铁路"的防线,这时候的白崇禧能往哪里撤呢?
被团团包围的白崇禧并没有失去理智,在对战局做了分析之后,立马就改逃跑为积极防御。四十九军的孤军深入本身也是一着险棋。
自从渡江战役以来,四野一直追在桂军的屁股后面打,奔袭了上千公里。四野的战士大多来自北方,面对南方酷热潮湿的环境难以适应。
这时候的四十九军早已经是伤病满员。白崇禧喜出望外,决定将计就计吃掉四十九军。另一边,林彪早就估计到白崇禧不会上钩,于是才将四十九军抛出作为诱饵放出。
四十九军的困境是真,不真就骗不了狡黠的白崇禧。
白崇禧中林彪的连环计就在白崇禧准备反击,回头反扑四十九军的同时,四野的左右两翼完成了对于桂军的合围。
但是在合围之后却却始终没有发动进攻,原因就在于还未能确定桂军的主力在哪里。
白崇禧求战心切,同时也被林彪孤军深入的骄狂所激怒。白崇禧吞钩了,率部反扑四十九军。为了能够一口吃掉四十九军,白崇禧调集了衡宝防线上所有的主力。一下子所有主力的位置都暴露无遗。
四十九军一连败了几仗,狼狈的后撤。得到甜头的白崇禧便一路追击,这一下原本狼狈逃窜的桂军反过来追着解放军跑。但是白崇禧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钟伟何时这样狼狈过?
桂军追击的部队一方面思想要撕开口子逃出生天,同时面也是求胜心切。桂军的追击部队很快就拉成了一条长长的直线,首尾之间拉出了很长的距离。
四十九军被狼狈的追击着,一直退到了衡阳城。而这时候的白崇禧才明白过来,四十九军即便是败了,只要在衡阳据城死守,一进城桂军就拿四十九军没办法了。
再回过头来看,桂军的军队前前后后早已经被两翼合击的解放军四野分割成为了若干孤立的部队。
白崇禧心中知道大势已去,再打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只好收缩部队,尽可能地降低损失。
而这时,原先败退无虞的四十九军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之后,兵锋一转向着白崇禧的部队杀了过来。一路败退的四十九军早已经憋了一肚子的火。
虽然一路诱敌,损失惨重,但是这时候却也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被分割的桂军与四十九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况空前惨烈,没过多久便被解放军消灭殆尽。
大约4.5万人的桂军被打没了。兵败如山倒,白崇禧也失去了指挥剩余部队作战的能力,带着剩下的部队向广西,海南一带逃命去了。
这次战役之后,国民党军桂系主力损失殆尽,国民政府也失去了其最后阻止大厦崩坏的机会。战役结束之后,林彪对于毛主席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
虽然多年来毛主席早已经很少亲自指挥一线战斗,但是其对于战争的认识与指挥艺术的境界却是更胜当年。点点单单的战斗部署就为林彪指明了破局的道路。
由此看来,毛主席军事指挥艺术的境界确实是远胜林、白二人啊!
文/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