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透析人群经常胃肠道不适,如何改善较好?

沐森的备忘录 2025-03-06 22:34:33

血液透析人群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较高,研究显示,超过80%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反流、胃排空延迟、排便困难等,进而加重营养不良和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改善和预防胃肠道不适症状是对于提高血液透析人群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01、血透人群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和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包括消化不良如食欲减退、腹部胀满、胃排空延迟、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症如胃酸逆流引起的口腔至喉咙灼热感;

肠易激综合症如腹痛、腹泻或便秘及腹胀;

功能性便秘如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等;

以及部分人群出现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和胆石症等疾病。

02、哪些原因会容易引发,透析人群胃肠道不适症状?

①尿毒症毒素积累:由于肾功能衰竭,体内毒素积累,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刚进入透析或透析不充分人群较为常见。

②透析过程中的生理变化:透析中的低血压、失衡综合征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和呕吐等。此外,血透人群常出现胃排空延迟,透析治疗可能加剧胃排空延迟症状。

③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血透人群因高酸状态、毒素及应激反应导致胃肠道黏膜受损,胆汁返流增加;低血钾也易引起胃肠平滑肌收缩减弱和消化液分泌减少,引发恶心与呕吐症状;

④前列腺素的减少和血尿素氮的增加:肾功能衰竭,体内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前列腺素合成和分泌减少,随着血尿素氮水平增加等原因,导致胃黏膜抵抗力的降低。

⑤贫血、代谢紊乱或血液透析:导致的血流变化使胃黏膜长期缺血缺氧。

⑥抗凝剂的使用:长期使用抗凝剂,易导致血管壁硬化,增加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易导致高钙血症,降低胃肠张力并增加胃酸分泌,可能引发消化性溃疡。

⑧药物因素:透析人群常需服用多种药物,如降磷药、拟钙剂、维生素补充剂等,都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

⑨持续性的不良情绪:如长期情绪紧张、焦虑等状态,易导致出现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和胃肠神经官能症,包括腹痛、便秘和消化不良等。

03、透析人群如何养护胃肠道?

首选必须要规律透析,保证透析充分清除、减少体内毒素蓄积,才能减少毒素对胃肠道的不良影响,其次通过药物、改变生活习惯、饮食调整、调理心态、定期检查等方式。

1、药物治疗和保健食品调理:

咨询专业人士、遵医嘱服药

♦消化不良、食欲不畅:可以考虑选择促进消化的消化酶制剂如复方消化酶、胰酶肠溶胶囊、健胃消食片、增加益生菌如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或酸奶等,调节胃肠道促进肠胃蠕动;

♦胃排空延迟、胃动力差:可以考虑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胃排空的药物,如西沙必利、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便秘:可以考虑用乳果糖、开塞露,以及日常补充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膳食纤维补充剂如(菊粉、奇亚籽、洋车前子壳等),可以帮助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胃食管反流:可以选择抑制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雷尼替丁等;或复方氢氧化铝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黏膜保护剂;以及睡前至少2小时内不宜进食,以免增加胃部负担,引起反流。

2、饮食调整

♦选择易消化食物:主食可适量吃米粥、面条等,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减轻胃的负担。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牛奶、鱼肉等,但要注意适量,避免一次摄入过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咖啡等,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都要少吃,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3、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八段锦等,促进食欲的恢复、肠道蠕动、消化液分泌以及舒缓精神紧张和保持心情放松。

♦戒烟限酒,避免对胃肠道造成进一步刺激。

4、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胃肠道的影响。

♦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支持,帮助缓解焦虑和压力。

5、定期检查:

♦及时向医生反馈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和变化,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进行胃肠道检查,如胃镜、肠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密切相关),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定期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确保体内环境的稳定。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人群可以通过规律透析、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适、定期检查以及与医护人员沟通等措施,改善消化系统健康,有助于缓解胃肠道不适症状,提高透析人群的生活质量。

0 阅读:77
沐森的备忘录

沐森的备忘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