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科普

张阿姨患糖尿病8年,最近体检发现尿蛋白偏高,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她懊悔地说:“去年体检报告就提示过这个问题,我以为不痛不痒不要紧……”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医院上演。糖尿病肾病正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威胁着千万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一、沉默的杀手:糖尿病肾病
人体肾脏如同精密的水处理系统,每天过滤180升血液。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就像砂纸,日复一日磨损着肾脏的滤网。当滤网出现破洞,蛋白质就会漏到尿液中,这就是糖尿病肾病发出的第一个求救信号。我国约有1.3亿糖尿病患者,其中30%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可怕的是,在出现明显水肿、泡沫尿等症状时,肾功能往往已丧失50%以上。这个隐形杀手在早期阶段完全可防可控,但一旦进入大量白蛋白尿期,病情将不可逆转地走向肾衰竭。

二、抓住黄金筛查期,筛查糖尿病肾病有两把"金钥匙":
1.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常规的尿检试纸反应“微量”这一结果,当试纸呈现阳性,代表患者已进入大量白蛋白尿阶段。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30-300mg/g为警戒区,超过 300mg/g 进入危险区。

2.肾功能检测:通过血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精确评估肾脏工作效率。eGFR 低于 60ml/min/1.73㎡提示肾功能明显减退。目前大多数指南推荐2 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立即筛查肾脏病变,以后每年至少筛查1 次,1 型糖尿病确诊 5年后开始每年筛查。
三、逆转时钟的三大法宝
1.严格控制血糖:控制好血糖是根本防线,将糖化血红蛋白稳定在 7%以下相当于给肾脏穿上防弹衣,优选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糖药。
2.严格管理血压:建议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优选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低升糖指数(GI)饮食、高膳食纤维、降压药。饮食上采取"三低一高"策略:低盐(每日 <5g)、低优质蛋白(0.8g/kg)、低GI饮食、高膳食纤维。
3.定期监测形成健康闭环:每3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每年全面评估肾功能,就像定期给身体做"年检"。已经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通过规范治疗,40%可实现逆转,这就是早期筛查的价值。
糖尿病肾病防治是场持久战,但并非孤军奋战。肾脏不会突然罢工,只会悄悄流泪。抓住尿微量白蛋白这个早期信号,用科学管理守护生命之源,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守门人。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阮怡霖、王俊
审校: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