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3款成功的选品,打下公司年销售额3000万的基础

华雄谈职场 2024-03-31 02:20:51
选品有很多纬度,现在做出的选品表格,虽然不能说一定能选品成功,但至少会少犯一些错误,每一个少犯的错误都能减少几千几万的损失,需要选品表格的同学文末有我的联系方式。 1. 常规款: 刚开始做亚马逊时不懂选品,不懂产品质量,不懂给供应商提要求,甚至不好意思退货和换供应商,误打误撞进入到一个蓝海类目,那时候亚马逊规则没有现在多,应该很多类目都是蓝海类目。选到一款产品,在不会开广告的情况下,一天十几单,不过曾因为质量问题被亚马逊几次下架,很多批货我看着都有质量问题,依然发走了。 这款产品的利润很高,月销5000美金就有一定的利润,它是第一个功臣,让公司在2019年的时候有了第一个运营。后来因为时间长,链接权重高,进入过小类目前100名,现在一天也有三十单左右。 像这样的常规款,即使一天5-10单的产品,一个店铺有三五款,一月会有不少的利润。 2. 爆款A: 无爆款不电商,爆款的出单是真的爽。这款产品原本有个店先上,只是产品刚入市场,供应商做不出来,做出来后的成品不太好,即使这样发过去几次货都断了,那时候没有经验,不敢发质量不好的货,这个错误在之前失败选品案例里有讲过,大家可以看上一篇文章≤3款亚马逊选品失败案例,价值30万元≥。 好在产品热销时间长,一段时间后供应商产品做的稍微成熟,另一个店抱着尝试的态度上了这款产品,一月能卖两万美金,但真正让这款产品卖爆的是第三个店。第二店的运营给第三个店的运营说这个产品卖的还行,一个不怎么下单的供应商推荐了差异化的尺寸,在instagram上也看到这个尺寸讨论比较热烈。 第三个店上这款产品后极快地一月销售额将近10万美金,而且利润很高,那时候的成本也高,一件26元,还做不出来货,现在一件12元,没人敢上。总结来说就是,多看社媒,多跟不同的供应商和行业上下游的服务商聊天,比如物流公司、原材料工厂、商标服务商等,聊聊不要钱,却能获得很多信息。 那为什么一款产品要上几个店呢?一是市场很大,公司内部的几个店,不构成竞争;二是形成霸屏原则,客户搜索关键词看到的很多产品都是自己公司的;三可以主打不同的变体,即使打同样的变体,划定一个价格,所有店铺加上折扣不能低于这个价格;四是同一款产品,有的运营能做起来,有的做不起来,所以至少上两三个店还是有必要的,当然是逐渐的不是一下子铺几个店。 3. 爆款B: 选品的另一个渠道是看new releases榜单,有段时间看到榜单有款产品排名上升的很快,并且知道这家公司不打价格战,他们的产品一般利润很高,那时候平台上只有这一款产品,不太敢上,后来看到这款产品跑到小类目三四百名了,这时候已经有点把握,然后看到另一家熟悉公司的店铺也在上,问了几个供应商,问到了这家公司的供应商,供应商告诉我,这款产品目前他们供不应求,客户都在补货。 不容迟疑,赶快上,尽管他们家的供货价比较高,目的是先开卖,后续可以压价格,或者让熟悉的供应商做,这款产品后来上了几个店铺。一款爆款或许能卖几年,足以养活一个小公司。 亚马逊刚开始难,半年后会越来越熟悉,文章里提到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益哦。
0 阅读:3

华雄谈职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