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县抗日人民武装简介
小西水历史
2024-09-14 12:42:33
一、平定抗日游击队
1937年9月由中共平定工委组建,队长赵虎城,王谦,副队长周璧,政治指导员孙竹庭。日军占领平定县城后,该部由王谦、周璧率领转移至和顺县石拐镇于同年11月编入八路军129师。
二、荫营抗日义勇军
1937年9月,中共平定(路北)县工委在荫营组建,由20余名志愿报名参军的青年组成。配有步枪27支,为平定(路北)县第一支抗日武装。10月,部队随中共平定(路北)县工委移驻盂县,编入晋察冀军区第四分区七大队。
三、平西县抗日游击队
1937年11月中旬,在八路军129师的帮助下组建,队长王凤山,政委何英才,队员以阳泉煤矿矿工为主,另有部分青年学生,人数约计五六百名,1938年初,该部编入秦(基伟)赖(际发)支队。同年,平西县委通过扩军,重新组建平西县抗日游击队,1940年该部更名为平西县大队。
四、平东游击大队
1937年11月上旬建立,辖三个中队,计90余人。同年12月,大队进驻麻地峪村,由于奸细告密,被驻昔阳冶头日军包围,队长牺牲,8人被抓,7人下落不明。1938年3月,平东县县长高九成投靠国民党十三支队,给平东县革命带来巨大损失,平东游击大队被迫解散。
五、平定(路北)县自卫总队
1938年4月在郝家庄成立。翌年夏,各村自卫队员又分别组织起青年抗日先锋队、除奸组,模范队、基干队等武装,对日军开展游击战争。据1941年统计,平定(路北)县青年抗日先锋队队员发展为1563人,模范队队员发展为4752人,妇女自卫队员发展为1053人。截至1945年,计有187个村庄建有自卫武装组织,参加组织的总人数达35317人(次)。
六、平定(路北)县游击总队
1938年4月,在郝家庄成立。当年夏,游击总队改称独立营,下辖四个中队。1939年3月,中共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决定将独立营改编为该分区九大队三营。
七、正太线游击队
1938年初,以八路军129师所属的一个连为基础组建,辖三个分队,约计400余人。武器配备有轻机枪1挺,步枪400余支,子弹4万余发,手榴弹1600余枚。1938年10月,该部配合129师386旅在娘子关附近设伏,击毙日军80余人,击毁军用汽车一部。该部在伏击战后,其下属两个分队约计200余人编入129师。
八、平西武装自卫总队
1938年11月,由平西县武装科扩编而成。武装自卫总队在区建自卫大队,在村建自卫中队或自卫小队。其任务主要是站岗放哨,破坏交通,传送情报,坚壁清野,配合主力作战,打击小股敌人。
九、平定(路北)县支队
1939年初组建,下辖四个连、一个交通队,队员约计300名。1945年日军投降后,该支队奉命开赴河北平山编入中共晋察冀军区四十七团二营。
十、平西武装工作队
1940年初建立。该队配合129师等主力部队参加百团大战等数十次战役,1941年易名平西县独立营。
十一、平东独立营
1940年组建。1941年5月,独立营驻改道庙村,因汉奸告密,被日军包围,损失惨重。同年秋,八路军129师副师长王树声在测鱼村对独立营进行整编,任命新的独立营营长、政委。经过整编后的平东独立营,战斗力增强。1946年该部编入平定(路南)县独立团。
十二、平定(路北)县大队
1941年冬,由原基于游击队和正太大队合并而成。队员200名,军事上接受中共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领导。大队下辖三个分队,配备有交通班、侦察班,其主要任务是开辟交通、抢运武器、接送情报、镇反除奸、打击小股敌人。1947年,平定全境解放,该队调入阳泉市,改编为城区卫戍部队。
十三、平定(路北)县武装工作队
1942年9月建立,队员30余人,分长枪、手枪两个班。主要任务是铲除汉奸,帮助建立与恢复区、村抗日政权,发动群众破坏敌区交通,袭击敌区车站,开展反抢粮、反抓丁、反掠夺战略物资的斗争。1943年秋,该工作队撤销,队员分赴各区建立区小队。1943年,撤销区小队,又恢复县武装工作队。
十四、平东武装工作队
1941年,根据太岳军区关于武装建设的指示,平东县成立县、区、村各级人民武装工作队,亦称武委会。县武委会,在敌后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崔家峪建起武器修械所、在香梨掌创办弹药厂。武委会同民兵自卫队、敌占区游击小组一起,动用自制的土枪、土炮、石雷、挂雷、手榴弹对敌作战,创造了不少灵活、巧妙的战例。
十五、平定(路南)县独立团
1946年4月,由平东县独立营和平西县独立营合编。1947年5月,平定全境解放后改编为太行军区42团。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