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原题为《周信芳谈高盛麟》,洁人撰文,原载于1962年7月4月《文汇报》:文中插图素材源自网络,侵删。
高盛麟
武汉市京剧团演出的《关羽走麦城》刚落幕,掌声四起,演员再三谢幕以后,观众渐渐走出了剧场。这时,后台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个身穿灰布中山装的魁梧汉子,走进了化妆室,有人轻声叫道:"活关公'周信芳院长来了。"演员们立刻活跃起来。他们在化妆室里迎接这位京剧前辈,高盛麟正在卸装,脸上的油彩尚未洗去,一见周信芳到来,立刻走上去握手。两代"关公"站在一起,叫人想起了很多往事。
远在抗战期间,这两位著名演员就在上海黄金大戏院合演过《关羽走麦城》,周信芳饰关羽,高盛麟饰关平。上海解放那年,周信芳又演过一次《走麦城》。
高盛麟虽然曾与林树森、小三麻子合演过《走麦城》,有了相当的舞台经验;经过坐科学艺,有了扎实的武功基础。但他考虑到自己年纪轻、个子不太高大,不敢饰演关云长。那时候,周信芳鼓励他:"你演吆,有不了解的地方,我告诉你。"这样,高盛麟才涂上了红彩,跨上了赤兔马,从昨天驰骋到今天。
高盛麟怀着感激的心情说:"老院长,你来看了戏,还到后台来,真不敢当。请指点指点。"周信芳说:"演得好,功底深,做得干净,看上去舒服。"高盛麟谦逊地说:"哪里,哪里,不行啊!"两人在谈笑之中,化妆室里的气氛显得十分活跃。
周信芳的评价,使我想起了他看戏后对我谈起的话:"几年不看高盛麟的《走麦城》,现在他演来更有力,更见功底了。陷马坑一场,一招一式,更有条理,看上去很舒服。"
高盛麟向前辈学习,兼收并蓄,旁采博引,现在演来给人以舒服的感觉,是不容易的。也许这正如周信芳说的:"他的优点是学杨派,遵守杨派,又善于根据自己的条件,融和变化,有所发展。"
周信芳对我说:"由无形学到有形,由有形再发展到无形,这是一句道家语,用于艺事,道理也是一样;写字、作画如此,赋诗填词也是如此;学习流派又何尝不如此。学了别人的东西,要化,使人看来没有别人的轮廓,就算无形了。这样看上去就会感到舒服。"
周信芳说:"艺无止境,一个演员要不断地发展艺术,就要多学、多吸收,去自己之短,取别人之长,加以发展。只有了解自己的条件,懂得别人的长处,才能取别人之长,发展自己的长处。"
高盛麟在艺术上的成就,正是和周信芳这一精辟的见解符合的。高盛麟告诉我,他学戏是有"瘾"的,老三麻子、小三麻子、杨小楼、周信芳、盖叫天、林树森、赵如泉、唐韵笙的戏,他都看,特别喜爱杨、周的戏,他说:
"多看多学很重要。看一个人的戏,有局限性,即使这个人演得样样都好,自己可能受条件限制,无法学到。如果广泛地学,把许多人的长处拿过来,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加以吸收,就会发展。
“演关羽戏,我大部分学的周信芳先生的东西,学他的表现人、刻划人的方法,学他念白的口劲;但表演、唱法又不一样。唱法上我学周先生的韵味,也学杨小楼、林树森、唐韵笙先生的东西。学了这几家,不能拼凑、剪贴,要变化。
“例如化装勾脸,我不分红净红生,以周信芳先生的方法为主,根据我的脸形加以变化;捋胡子的手势是取程永龙先生的方法,但他用兰花指,我演出时中指与拇指不合拢;很多趟马的姿势是根据杨小楼先生的路子变化而成的。盖老不演关羽戏,但在我的关羽戏中,也有他创造的东西。
“这里,重要的问题是,要溶化和吸收。先拿到手,然后才谈得上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东西。这一点我还是很不够的,尚在学习、摸索的过程中。”
如今,高盛麟在舞台上塑造的关羽形象,被人评为深厚、高大,有天上关帝的威严,有人间英雄的气概。他是在并不高大的身材条件下塑造这一高大的舞台形象的,这里面有前辈的指导、影响,有他本人刻苦学习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