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绽放“玉兰”开——贵州京剧院文武老生冯冠博小传

夏槐娱娱 2024-04-28 03:08:39

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文学艺术院、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承办的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奖结果4月26日晚正式揭晓,共有十名演员获得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冯冠博凭借在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中的出色表演荣获了“主角奖“,这个结果是近年来贵州文艺人才培养工作取得又一新突破的标志。

组委会评语:冯冠博以“文戏武唱”的方式,实现了“情”与“技”的融合,将人物思想的博大精邃以及人格的清健通达表现得鲜明丰满;演员的表演情感丰沛、张弛有度;神采飞扬的唱、念、做,不仅生动展现了一代大儒王阳明“长思顿悟”的历史瞬间,也给观众带来了心潮澎湃的观剧体验。

附: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揭晓,其中朱洁静居主角奖榜首,其他九名演员依次是辛芷蕾、Anfisa Kirillina安菲萨·基里利娜(俄罗斯)、张璇(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季春艳、杨彦、李晓旭、曾昭娟、刘敏涛和冯冠博。

冯冠博小传

(节选)

文:赵相康

舞台上,冯冠博以沉浸式的演出方式,演绎了王阳明被贬贵州的坎坷人生。在观众眼中,台上那个一袭素衣、长髯水袖的俊俏老生便是王阳明:在票友眼中,这出《阳明悟道》的出戏与入戏之间把握微妙,竟难以分辨哪个是王阳明,哪个是冯冠博.…..

从北至南,生于河南开封的冯冠博,似乎找到了与500年前生于浙江绍兴的王阳明西行贵州的共通之处,那就是“充满人情味的贵州给予我丰厚土壤”。

因年少的热爱和戏曲结缘

1976年,冯冠博出生在“中国戏曲之乡”河南开封,这里是出了名的戏窝子。

冯冠博父母是京剧票友,家里经常有票友相聚,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工作之余,母亲常带他到郊外翻跟斗、练武术。耳濡目染,冯冠博喜欢上了京剧。

1989年,冯冠博母亲看到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京剧表演专业面向河南省和贵州省招收定向生,便兴冲冲地问他要不要报考。听说考上就可以上台表演京剧,冯冠博欣然答应。

此后的一年中,冯冠博跟随同为票友的大伯正式学习京剧。学身法、练唱功、养心态,大伯成为他走向京剧道路的启蒙老师。刻苦训练的冯冠博如愿以偿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然而京剧学习并非一帆风顺。

入校不久,冯冠博便迎来变声期,动听的嗓音开始有了变化,在学习京剧方面也变得有些吃力。但在变声期内冯冠博依然坚持对嗓子细心呵护,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苦练戏曲,两年后,他顺利度过了变声期,凭借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

嗓音好、灵气佳的冯冠博越唱越好,频频受到演出邀请。为了勤工助学,他开始到处唱戏,却因为噪子使用不当造成声带结节。

备受打击的冯冠博在母亲的支持下选择做手术切除结节,术后一个月可以发声的他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妈”,泪水浸湿眼眶,他知道自己的嗓子回来了,自己热爱的戏曲回来了。

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冯冠博获得了在毕业大戏《八仙过海》中扮演男主角吕洞宾的机会。

兜兜转转来到贵州

1997年,刚毕业的冯冠博被分配到河南省京剧院工作,回到郑州他却发现京剧市场并不景气,身边的同学、朋友纷纷放弃京剧。守着每月180元的微薄收入,冯冠博也开始产生放弃的念头。

但7年的学戏生涯让他心有不甘,剧院没有演出环境,他就跑到电视台给《梨园春》趴趴活,跑一天龙套能有50元收入,虽然收入不高,但能够演戏让冯冠博觉得很开心。

一年后,冯冠博在朋友建议下决定离开剧团到上海发展。上海娱乐发达,却没有戏曲演出舞台,冯冠博找到一家艺术团,唱歌、跳舞、做管理,什么都干,就是没有机会唱戏。

趁着参加第八届河南省戏剧大赛的机会,冯冠博决定回到剧团,好好排练,踏踏实实地唱一辈子戏。这次大赛,冯冠博一举夺魁,获表演一等奖。

2001年,冯冠博参加河南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获金奖第一名:2002年参加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获表演一等奖。

5年磨炼,冯冠博在河南省小有名气,但京剧依旧式微。名气虽大,生活状态却不如意。每月收入300元,入不敷出的冯冠博只能再次离开剧团,前往福建参加综艺节目提高收入。

2005年,冯冠博回到河南省京剧团排练剧目《少年杨靖宇》。半年的时间,他除了完成剧目排练,还参加了2005年全国青少年戏剧大赛,获得最佳表演奖;参加第五届 CCTV青年京剧演员大赛,荣膺荧屏奖。

在此之间,冯冠博结识了关(肃霜) 派传人侯丹梅,并在侯丹梅的邀请下前往贵州合作演出京剧《巾帼红玉》。

舞台上频频获奖,全国多家知名京剧院向冯冠博抛出橄榄枝,但冯冠博选择了地处西南的贵阳市京剧团。

冯冠博的选择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但他心里清楚,遥远的贵州不仅有名角,还有那片土地上特有的人情味。因此,他的选择多了几分坚决。

愿把最好的时段交给贵州

河南到贵州1500公里,从《布依女人》到《阳明悟道》,冯冠博饰演的京剧角色总是围绕着贵州这片土地。

2006年,冯冠博正式调入贵阳市京剧团(后更名为贵州京剧院),迎来了事业的黄金期和爆发期。

2009年,冯冠博被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录取。在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文武老生李光,杨(宝森)派传人、教育家叶蓬和艺术家曹剑文等戏曲名家指导下,冯冠博吸收了不同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艺术表演再上新台阶,也为贵州取回了京剧艺术的“真经”。

2014年,贵州京剧院创新京剧表演,冯冠博领衔主演了京剧《魔侠吉诃德》,凭借新颖的表演方式、手法和幽默的武打设计,该剧赴西班牙、墨西哥等国交流演出大获成功,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贵州走向全国,冯冠博一路高歌,屡次站上央视等高端舞台,将一个个鲜活的贵州人物形象带到北京,带向全国观众。

从《布依女人》到《锦绣女儿》,冯冠博不仅领略了侯丹梅精湛的京剧造诣,还在侯丹梅的引导下,将贵州地域文化融合到京剧表演中,开启了独具贵州特色的京剧创新。这种立足于贵州文化滋养的创新表达,不仅让贵州京剧重获新生,同时也让贵州在全国京剧版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8年过去,冯冠博参与主演《汉宫惊魂》《野猪林》《连环套》《击鼓骂曹》《八仙过海》《伍子胥》《杨家将》《奇冤报》《四郎探母》《游龙戏凤》《黔人李端棻》《王阳明龙场悟道》《阳明悟道》等多部传统及新编大戏,艺术成就屡破新高,中国戏剧“梅花奖”、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贵州省文艺奖、贵州省艺术大赛戏剧类金奖等,频频揽入怀中。

“贵州给予我最好的土壤,在将来的艺术探索实践中,我将一如既往地把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国粹京剧艺术有机结合起来,把贵州文化传承好弘扬好,我愿把自己最好的艺术生涯交给贵州。”在贵州生活18年,冯冠博在这里找到了学戏的初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找到了自己的家。

0 阅读:0

夏槐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