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务处长算是香港政府的高层领导之一,其行政级别上相当于我国直辖市的副市长兼公安局长,与副部级旗鼓相当。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区划。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省、市、县、乡镇四级行政区划,可以看到在这四级行政区划中,香港本身是不在其中的。
香港属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对应的是省级行政区划,所以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一样,相当于直辖市,由中央直接管辖。
不过,香港情况稍显特殊一些,其实际地位会略高于内地的普通省份,算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直辖市”。
二、香港特区政府的架构组成。
香港特区政府的一把手,也就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简称为香港特首,类似于直辖市和普通省份的党委书记。
特首以下部门,从上往下主要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三司”、“十三局”、“五十六部”。
第一层级为三司,也即是“政务司、律政司和财政司”,各司长主要负责制定香港实施的各项政策规定,并直接向特首负责,相当于内地的市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其中,政务司司长作为二号人员,有点类似于直辖市的市长,但职权没有后者那么大。

第二层级为十三局,也即香港的13个决策局,分别是公务员事务局、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教育局、环境局、食物及卫生局、民政事务局、劳工及福利局、保安局、运输及房屋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展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十三局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决策局,各自负责不同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这些决策局在政务司司长和财政司司长的共同管理下,协同工作,共同推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香港特首、三司、十三局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核心架构,共同构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的官守成员。除此之外,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还包含了非官守成员。而“香港行政会议”大致可以理解为直辖市的“市委常委会会议”,因此,十三局局长定位类似于“市委常委”。
根据《基本法》,三司司长、十三局局长都要特首提名、上报中央,由中央进行最终任命。
第三层级为五十六个部门,也是政策执行部门,这些部门一般以“处”、“署”、“所”、“队”为名,如警务处、环境保护署、政府化验所、政府飞行服务队等,相当于“直辖市的市直机关”,部门一把手相当于“市局局长”。
不过,众多部门中有5个相对比较特殊,分别是警务处、审计署、廉政公署、入境事务处、香港海关,地位明显高于其他部门,其一把手同样需要特首提名、上报中央进行任命,香港官网将其与三司、十三局一把手一起列为香港政府主要官员。而其它部门的一把手,比如劳工处、民航处等一把手则由香港自行任命,只列入部门首长之中。

三、香港警务处处长基本情况。
香港政府的构架表中可以看出来,香港警务处隶属于保安局,而保安局又隶属于政务司管辖。
从保安局职能来看,保安局更像是直辖市“政法委”,下辖八个纪律部门,保安局局长类似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警务处则类似于直辖市“公安局”,属于纪律部门中的一个,警务处处长类似于直辖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同属于香港政府的高层,这从警务处长到内地公干时享受的待遇也能大致看出。
之所以将警务处处长称为“一哥”,原因在于警务处长的专车车牌号码是“1”。
四、香港警务处的有关概念。
香港警务处除了处长之外,还设有三位副处长,分别负责行动、管理和国家安全。
如果看过电影“寒战”的朋友应该记得,梁家辉饰演的李文斌是副处长(行动),是警队的二把手;郭富城饰演的刘杰辉是副处长(管理),是警队的三把手。
除了三位副处长之外,警务处下辖6个“二级处”,分别是“行动处、刑事及保安处、人事及训练处、监管处、国家安全处、财务政务及策划处”。前5个处的处长为警察,警衔为“高级助理处长”;第6个处,也即财务政务及策划处的处长不是警察,而是同级文职人员。
以上10人就是香港警队的最高层。“高级助理处长”往下则是“助理处长”、“总警司”、“高级警司”、“警司”、“总督察”、“高级督察”、“督察”、“见习督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