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关古道与江西的盛衰,大余县能否再改回大庾县?

东江学习社吖 2024-10-10 10:11:31

秦汉之际,今天的江西地界发展缓慢,跟当时的湖南地界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湖南。

秦朝在今江西境内只设了一个郡,庐江郡;而在湖南境内设了两个郡,黔中郡和长沙郡。西汉的时候,江西只有一个豫章郡,而湖南有长沙国,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

湘赣两省之地,到隋朝还没有拉开差距,但是,自唐朝中叶开始,江西之地迅速发展,把今湖南辖区远远甩在后面,这是为何?

梅关古道的开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曾写了一篇《手绘地图:古代进出广东的三条主要路线,秦始皇如何征服岭南?》,阐述一个观点,古代进出广东主要有三条路线,东面的大庾岭古道(有学者考证为乌迳古道,也有说横浦道),中间的湘粤古道,西面的潇贺古道。

(隋朝以前,没有运河,主要走西线)

在隋朝以前,湘粤古道和潇贺古道的人流量和货物运输量,大于东面的大庾岭古道。古人选择路径,第一考虑是否有水路,第二选择路程短的,第三翻山越岭的难度。潇贺古道巧妙利用了河谷地带,灵渠还可行船;东汉卫飒修的湘粤古道可通骡马,中原南下岭南的经此地的距离又为最短; 综合考虑,东面的大庾岭古道是最难走的。

当时的大庾岭古道,张九龄是这样描述的:

“初岭东废路,人苦峻极,行径寅缘,数里重林之表;飞梁嶪嶻,千丈层崖之半。”“故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

根据描述,这条路爬坡多,弯道多,悬崖多,路窄不能容下马车,肯定不是古人南下的首选之地。

隋朝开通了大运河,情况发生了第一次改变。从洛阳到江西南部,可以全程走水道了,这种优越性是无可替代的,纵使有大庾岭的险阻,也只是一小段旅程。初唐的王勃去交趾投亲,就是坐船路过江西,写下了《滕王阁序》。然后,他继续坐船到赣州,弃舟登岸翻越大庾岭,到了韶关南雄之后,又继续坐船南下。

大运河开通以后,从中原到两广,就差一个阻梗没打通了,这就是大庾岭。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广东韶关曲江人张九龄辞官养病,一路坐船南下还比较舒服,唯独过大庾岭的时候,饱受翻山越岭之苦。于是,他上奏唐玄宗,请求在大庾岭开凿新通道,便于把岭南的货物运往中原。

当时唐朝国力正盛,玄宗采纳了张九龄的意见,并任命他为修路特使,负责修造大庾岭新通道。张九龄当时三十六岁,正值壮年,于是他“缘磴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勘探设计路线。当时正是农闲季节,附近乡民踊跃参与修路,新通道修成,这条路今天被称为梅关古道。

自此,梅关古道成为了中原南下两广最主要的通道,另外两条通道慢慢冷清下来。人们去广西还是会选择潇贺古道;湘粤古道上走的最多的是私盐贩子(古湖南地区官盐由淮扬供应,特贵,因此人们从广东贩私盐);至于往返于中原和广东的官员,士子,商贾,基本上都选择梅关古道。

江西的地理劣势也转化为地理优势,而且是绝对的地理优势。

我们来看看,梅关古道开通后,哪些名人走过梅关古道?

宋之问,刘长卿,周敦颐,苏轼,文天祥,汤显祖,王阳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贬谪到惠州,走的就是梅关古道。从海南返回中原的时候,他走的还是梅关古道。在翻越大庾岭之后,苏轼还在大庾县停留了几十天。因为当地爆发了瘟疫,苏轼在那逗留帮人们看病。

只可惜,1957年,郭沫若提倡把笔画复杂的县名改成简单的县名,全国一天之间改了70多个县名,这些县基本上是有一定历史的古县。其中,大庾县之名已经有1400多年,却改成了大余县。如今,大庾岭犹在,大庾却成了大余,真让人费解。

1957年那次改名风潮中,鄱阳县也改成了波阳县,2023年,波阳县又改回鄱阳县。我觉古县的名字最好不要乱改,那么,大余县可否再改回大庾县?

“庾”自什么意思?储存水路转运粮食的仓库,《战国策》里就有这么一句:“粟粮漕庾,不下十万”。“大庾”之名,非常符合该县水路转运枢纽的历史渊源。如果叫“大余”,岂不是“大大的多余”的意思?

自唐宋到清朝中叶,江西因梅关古道而兴盛。清朝中叶起,江西又因太平天国,五口通商,京汉铁路过境湖南等几大因素影响,而失去了对湖广的领先优势。

尤其是京广铁路修通后,梅关古道的作用一落千丈。江西又从地理优势,转化为地理劣势。

梅关古道,深刻影响了江西的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