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也要磨合,你信吗?
丹烟聊汽车
2025-02-19 16:55:09
都说油车买来要开段时间磨合,磨合完才能达到车子的最佳状态。那电车呢,存不存在磨合期?有的话具体要磨合哪些东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燃油车的磨合指的是什么?
“磨合”,英文里叫“Run in”,指的是通过一些开车技巧和注意事项,在新车落地初期的一段时间里慢慢让车辆进入到最佳的运行状态。传统意义上的“磨合”,其实就是把零部件表面的疙瘩给磨平。DeepSeek给出的答案是:汽车发动机磨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初始阶段的温和运行,使发动机内部精密零件(如活塞环、气缸壁、轴承等)逐渐适应彼此的运动,形成最佳配合状态。
如果觉得DeepSeek的说法不可信,那再来看看专业论文的佐证。比如,2016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中的《发动机磨合试验研究》。论文提及磨合主要是为了消除“相对滑动表面”在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微观不平度。使其达到最优配合状态,最大程度上减小摩擦系数,以减少咬合倾向。磨合发生的位置主要是活塞环和气缸、轴瓦和轴的接触表面等。
关于新能源车是否需要磨合,目前存在一定争议。
有观点认为:目前新能源车用的都是电机,大部分是交流异步电机及永磁同步电机。在电机里面,摩擦主要发生在轴承上,而轴承有润滑脂保护,实际上不存在“相对滑动平面”这个概念。驱动电机的轴承作为精密零件,是驱动电机的关键核心所在。再加上高速轴承本身就有低摩擦设计,其中的润滑脂才是影响轴承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不需要磨合。
另一种观点认为:虽说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没有传统的内燃发动机与多挡位变速箱,但驱动电机到车轮之间依然有着一套固定齿比的齿轮组,这些齿轮之间必然存在相互摩擦的金属构件。因此,在新能源车投入使用的初期,同样免不了“磨合”这些部件,以使齿轮间的运作更加顺畅和稳定。
以上两种观点看着好像各有各的道理,实际上,新能源车哪些部件需要磨合?
1、轮胎:崭新的轮胎同样需要经过“磨合”才能提供最佳的抓地力。轮胎在制造过程中,会使用润滑剂让轮胎与生产模具脱离,而这种润滑剂的残留导致新轮胎无法马上提供100%的抓地力。所以,驾驶新车最初的200至300公里应当谨慎驾驶,控制车速让轮胎逐渐拥有最佳性能。
2、刹车系统: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刹车系统中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接触面,都不是完全平整贴合。在驾驶新车的初期,注意留足制动距离,避免急刹车让刹车片和刹车盘这对制动“CP”逐渐贴合,从而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3、电池:电池没有机械部件的磨合需求,但在首次使用及初期阶段,合理的充放电方式类似 “磨合”。在新车到手初期,建议尽量保持电量水平在20%至80%之间,这可以让电池的使用寿命达到最佳。
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电动车,汽车都是由各式各样的机械部件组成的。要是站在长期使用体验的角度看,进行一定程度的“磨合”是有价值的。对于新能源车,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保不保值的问题。要想获取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或者想知道你的新能源车到底值多少钱,VX搜索车e估即可轻松获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