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睿研消费 编辑|MAX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2025年1月26日,绿地控股(股票代码:600606.SH)公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10-1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亏损92-112亿元。上年同期的归母净利润是亏损95.6亿元。正式年报约4月29日发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业绩变动主因有三:一是资产价格下滑、加大促销去化、项目开发周期拉长等因素影响,基于谨慎性原则,部分房地产项目拟计提减值准备;二是市场下行,房地产业结转规模、基建产业营收规模同比大幅下降,房地产业结转毛利率也同比降低,业绩承压加剧;三是房地产项目利息资本化减少,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增多。

睿研制图(绿地控股近十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及增长率)
1992 年 7 月,上海市农委和建委出资成立上海绿地总公司,即绿地集团前身,主营房地产开发,张玉良出任总经理,公司100%国资控股。1997年,绿地集团股份制改造,以张玉良为代表的职工持股会出资 3020.43 万元获 18.88% 股份。2013年在上海市国资委主导下,绿地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等投资机构。
除了经营压力,绿地的债务情况更是堪忧。截至2024年6月30日,绿地控股总资产1.07万亿元,总负债资产0.93万亿元,资产负债率86.63%,资产负债率高达86.63%,比2023年末的87.84%高出1.21个百分点。
转行卖车还不够,“民航+文旅”也要整起来
刚预报完2024年业绩巨亏,转头就宣布要在三年内打造一个年出口10万辆,销售破百亿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
他们还拉来了江苏车链合作。新成立的汽车贸易公司里,江苏车链占股40%。
关键是平台已经成功开单!主打的就是全球超火的热门车型,这波直接销往西亚、中东这些地区,一共 5000辆,总金额差不多有 7000 万美元,只能说这波操作太666啦!
关卖车还不够,2月6日,绿地再次开辟新赛道。据绿地集团官微发布消息称,响应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号召,通过全球资源整合与本土文化深耕双向发力,以“民航+文旅”双核优势为引擎,构建“全球分站点+国内核心城市”双轮驱动模式。
从“地产一哥”到多元布局惨败局面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2015 年,刚上市的绿地进行战略调整,确定 “一主三大” 模式,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成立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大板块,然而多元化发展并未实现增收又增利。此后,绿地在多领域布局:
2016 年,涉足跨境电商与实体采购平台,预计3 年内超 100 家,目标成为国内最大进口商品直销企业;
2018 年,进军电竞圈,入股上海鹏塔,计划 2 - 3 年内打造全国最大电竞运营平台,探索 “地产 + 金融 + 电竞” 商业模式,如建设电竞小镇;
2023 年,开展能源业务,进行煤炭、油化工产品贸易;
2024 年,进入医疗和代建领域,成立绿地医疗产业集团与绿地智慧代建平台,整合相关业务。
这些年绿地可没闲着,各种折腾。
2024年初,绿地集团内部定下基调:秉持二次创业那股子冲劲,靠着手头的资源条件,再开辟新业务,给发展加点猛料,争取稳中向好。
整个2024年,绿地只新增了两个房地产项目。一个是江苏南通海门的商住用地,总地价5.43亿,公司拥有该项目60%权益。另一个是山东济宁观音阁片区地块,总地价0.45亿。
2025年1 月 20 日工作誓师动员大会上,张玉良表示,2025 年绿地集团以 “二次创业” 精神,秉持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转型突破” 基调,狠抓重点攻坚,力求经营止跌回稳、加速转型、全面改革,开创发展新局面。
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绿地控股股价也走低,近两个月累计跌幅超23%,如今市值仅约267亿元。
2024年的绿地集团更是负面缠身,董事长限高、债务展期到员工维权,经营及管理风险。从财务巨亏、多重危机叠加导致市场信心更加受挫。
面对严峻经营环境,这家昔日地产巨头正全力赛跑、力求生存。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