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来帮忙#
“躺平”作为2021年度网络流行语之一,不仅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也渗透至日常交际,跨越年龄层,尤其在青年中盛行。“躺平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与“丧文化”“佛系文化”等紧密相连,兼具抵抗性、风格化与边缘性特征。其兴起非偶然,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虽未成为主流,却深刻反映了青年群体的心态变化。对“躺平文化”的审视需秉持辩证思维,既见其消极面,亦识其积极意。治理之道在于辩证看待,引导青年以发展眼光审视“内卷”,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并构建多元治理机制。学界对此现象的关注始于2021年,聚焦“躺平”的内涵及文化表征,但对源流、根源、形态、内核及治理等尚存争议。
“躺平文化”可追溯至2021年百度贴吧中《躺平即正义》一帖,虽有观点将其与2016年的“饭圈文化”词语“躺平任嘲”相联系,但本文主张应从文化相承的视角进行历时性考察。该文化作为当代青年焦虑、颓丧心态的表征,与“丧文化”一脉相承,其内涵中的颓丧、懈怠、麻木乃至绝望情绪,是“丧文化”的延续。回溯“丧文化”的起源,自2008年的“囧文化”始,历经“蜗居”“蚁族”、“神马都是浮云”、“伤不起”、“屌丝文化”等流行语的演变,直至2016年的“葛优躺”将“丧文化”推向高潮,再到2018年的“佛系文化”,2019年的“我太难了”,以及2020年“内卷”风靡之时,“躺平”已悄然成为青年社交词汇的一部分。
“躺平文化”作为亚文化的新形态,挑战主流文化,建立集体认同,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它兼具抵抗性与风格化特征,不仅仅是个体对生活方式的一种自由选择,更是群体在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以“躺平”为姿态,对既有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发出的不满之声。通过“躺平”式语言和表情包的创意运用,这一文化形态以反奋斗的叙事逻辑,重塑并传播着一种与主流截然不同的生活哲学。在未来,“躺平文化”或将持续存在,其背后所反映的反主流、低欲望生存模式,不仅引发了对工业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现象的深入反思,是否与西方“反乌托邦运动”具有相似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躺平文化”的生成机制多元且复杂,学界从经济社会“内卷化”、社会转型“阵痛”、价值塑造负向及消费主义影响等视角进行了深入剖析。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及“996”工作模式,给年轻人带来巨大压力,促使部分人选择“躺平”以自我保护。同时,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与挑战,以及价值观念的冲突与迷茫,也加速了“躺平”现象的蔓延。消费主义的双重影响,既助推了“躺平”文化的形成,也引发了对其的抵制与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与经济复苏挑战下,“躺平”成为部分群体对现状不满与成功标准质疑的表达。应在尊重个体选择的同时,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平衡之道。
“躺平文化”作为社会现象,其社会价值具有双重性。消极方面,它可能导致年轻人责任感缺失、进取心减弱,影响社会创新与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差距,并对教育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然而,积极来看,“躺平”是对传统成功观的质疑,强调生活多元与个体选择,推动社会重新审视成功定义,注重内在需求与生活质量。同时,它反映了对高压工作环境的反感,促使社会关注工作与生活平衡,员工福祉,以及创造人性化工作环境。此外,“躺平”鼓励拓展传统人生轨迹,认可多元化生活选择,激发创新与创造力,并表达对社会价值观念更新的追求,彰显个体自主选择权利,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关注个体幸福的呼声。
针对“躺平文化”,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应协同应对,形成全面体系。加强心理健康关注与支持,包括教育普及、服务体系构建及科学研究,深入理解并满足心理健康需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经济发展与公平分配解决“内卷”问题,提供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减轻经济压力导致的“躺平”。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法治保障,修正评价机制,倾听青年声音,并拓宽生活选择,尊重个性与多元化需求。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政府调整生产关系,破解发展难题;媒体承担社会责任,营造积极氛围;学校创新思政教育,筑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发展,加强心理建设,成为青年成长的坚实后盾。
“躺平”现象在当代青年中盛行,这不仅是对社会劳动异化、消费主义盛行及不平等现状的深刻反映,也彰显了年轻一代对个人自由、创造力释放及社会公正的迫切渴望。它标志着年轻人对现行社会经济模式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构建更加平等、人性化社会的热切期盼。“躺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用以审视和剖析当代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内在矛盾,并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包容、灵活的社会架构。因此,社会应正视“躺平”群体的心声,深入剖析压力根源,构建更加人性化的支持机制,为青年提供多元选择与生活路径,以满足不同群体对生活方式与幸福感的多元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