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24小时!中方高规格赴美,提出6字要求后,特朗普态度大变

文史达观 2025-01-20 20:58:22

特朗普就职典礼进入倒计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方此次派出的代表规格之高,连特朗普本人恐怕都未曾预料。

此前,外界普遍猜测中方可能会派出像王毅外长这样级别的人物。

因为就连重视此次典礼的日本和印度,也只是派出了外长级别的人来参加。

然而,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中方竟然决定派出副主席韩正作为特使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

而对于中方代表的到来,特朗普也给出了极高的接待。

1月20日当天,特朗普团队对外确认,特朗普专门安排副总统万斯热情接待了中国特使,马斯克也来了。

要知道,此时的美方异常忙碌,在这个节骨眼上,可以说根本无暇他顾。

而美方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待中方代表,甚至由副总统万斯接待,马斯克作陪,足见规格之高,超出了所有国家的规格级别。

在外界看来,中美关系一直不睦,很多人还在猜想特朗普就职典礼,中美会如何看待,及如何应对。

没想到,中美的做法直接给了满分卷。

中美此次都很给面子,只因此前中美元首通电话时,双方针对台岛问题,却得了一定的共识。

据悉,当时中方再次对台湾问题表明我们的坚决立场,对美国提出了“务必慎重处理”的6字要求,美方应该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在接下来的表现中,美方不止是给了口头承诺,还做出了一定的行动。

据悉,为了参加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台岛方面也派出了韩国瑜等7人前往美国,但其到达美国后,直接被拒之门外了。

而特朗普方面给出的理由,也让人啼笑皆非。

特朗普团队表示,自己举行宣誓就职典礼的时间是在1月20日,原本该就职典礼是被放在室外举行。

后特朗普以天气寒冷,最低温度只有零下6度为由,将就职典礼改为室内举行,地点被选在美国国会大厦举行。

而因为室内空间有限,无法容纳大量到场庆贺的外国政要,由此只能按照重要性的顺序来邀请进入室内。

而台岛代表韩国瑜就被安排在了室内,与美国普通民众待遇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特朗普为何对台代表那么不领情?核心原因有两个:

1、中美关系趋于缓和

此前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后,就多次表达对华友好意愿。

虽然其在第一任时对中方进行了百般压制,可如今4年过去了,中美态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作为商人总统,特朗普清楚的明白,中美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安定至关重要,也对双方经济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

要是与中方为敌,不仅令美方的36万亿债务更加雪上加霜,甚至出现爆雷的风险,同时对刚刚上台的自己十分不利。

2、担心激化台海局势

特朗普相较于拜登的“全球盟友体系”主张,更偏向于“孤立主义”,强调美国利益优先。

其第一任期内多次“退群”,预示着未来四年不太可能加大对盟友的支持。

在此情境下,特朗普不愿台当局生事,因为可能引发中美关系急剧恶化。

由此,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倾向于维持现状,甚至可能削弱对台支持。鉴于此,特朗普必然会冷落台当局,毕竟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才是最重要的。

再从台湾方面看,赖清德上任以来,一心搞内斗而不顾岛内的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台湾民众求和平、求发展的主流民意。

特朗普这个时候意识到了台当局对美国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价值,因此对他们的态度变得更加冷淡。

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曾明确表示美国不应该无偿保护台湾,还提到台当局需要为美国的“保护”付出代价。

现在看来,特朗普可能更倾向于直接抛弃台湾这个“盟友”,这次把韩国瑜拒之门外,正好表明了他对台当局的真实看法。

还有一点,日前,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罕见地对外透露:

马绍尔群岛、帕劳和图瓦卢这三个国家与中国复交或建交只是时间问题。

那一表态直接表明了,台当局又少了3个盟友,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台将失去所有的“邦交国”也是早晚的事。

失去了“邦交国”,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大势都到了这个层面了,料想特朗普团队不可能看不出未来的结果。

且历史上,美国抛弃盟友的事也不是没有。

1975年,越南人民军南下解放了西贡后,美国看到大势已去,直接抛弃掉南越的百万大军彻底逃窜。

而如今赖清德为首的台当局还能坚持多久?

特朗普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赖清德的做法只能是螳臂挡车,把自己走入死胡同。

相比拜登政府,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态度的转变,是明显能分清孰轻孰重的,不管是筹码还是棋子,都是可以抛弃和交易的。

随着特朗普的上台,新的中美关系格局也正在形成。

未来中美会走向合作,还是继续延续对峙,或者以一种新的形态来存在,都是有可能的,接下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读者们,关于“中美新关系的未来”,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1 阅读:118
文史达观

文史达观

专注国学诗词,解读诸类文化。文史作者,传播文化知识。